(共39张PPT)
第一节 深入认识计算机
学习目标:
(1)计算机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2)计算机工作需要有哪些组成要素?它们有什么作用?
(3)信息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的?
认识计算机(1)
(课本P47)
1、计算机的简单发展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问世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它是由匈牙利裔美国科学家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的工作图
第二个发展阶段
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个发展阶段
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新型计算机
常见计算机
掌上计算机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
2.计算机的类型
1、巨型机:也称为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亿次以上,价格昂贵,多用于石油勘探、天气预报等领域。
2、大型机:处理能力强,速度不如巨型机,多用于银行、大公司和大的科研部门。
3、中小型机:主要用于中小型公司和企业。
4、微型计算机:一般用于家庭、个人、办公室使用,如台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
计算机的外观千变万化,但是计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在计算机系统里,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叫做硬件。
外观组成
显示器
主机
鼠标
键盘
音箱
(一)计算机的组成
显示器
音箱
音箱
主机箱
键盘
鼠标
摄像头
麦克风
主机箱里有什么? —— 主机及部分外设
主机包括:
主机板(主板)
CPU
内存储器
显卡
声卡 等
主机
硬盘、光驱等外设
电源
主机箱里有什么?
主板
显卡
声卡
硬盘
另外还有:光盘驱动器、软磁盘驱动器、网卡等
CPU
内存储器
供电电源
正面 背面
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名称是CPU,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它的作用就像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
2、(1)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连接A
电源(插座)
主机
音箱
显示器
鼠标
键盘
信号线
信号线
信号线
信号线
电源线
电源线
主机箱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
卧式
显示器分为阴极射线管(纯平)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两种。
液晶显示器
纯平显示器
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仓库
内存条
硬盘
U盘
(课本P50)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设备
输入设备——把信息传入计算机
扫描仪
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传出来
打印机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主板
CPU(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内存 硬盘
显卡、声卡、网卡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
扫描仪、光笔
显示器、打印机
投影仪 音响等
CPU插座、内存插槽、显卡插槽、扩展槽(可插声卡、网卡、视频卡等)
系统软件:用来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如:操作系统
Windows系统、DOS系统、Unix系统
显卡及其他设备驱动程序等
应用软件: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编写的专用程序,如Word、
Excel、播放器、财会软件等
主机
外设
完整的计算机
系统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活动一:快速抢答赛
请说出是属于什么设备
三、探究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奥秘
1. 计算机与二进制
电子元器件:二进制
“0”和“1”,
电路的开关、电压的高低
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借一当二。
二进制表示:0、1
八进制表示:0、1、2、3、4、5、6、7
十进制表示:0、1、2、3、4、5、6、7、8、9、
十六进制表示: 0、1、2、3、4、5、6、7、8、9、
A、B、C、D、E、F
课堂实践:
2. 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
由于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数表示,所以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都基于二进制。常用的信息单位有位和字节。
位,也称比特,记为bit或b,是最小的信息单位,表示1个二进制数为。例如(10100111)2 占有8位。
字节,记为Byte或B,是计算机中信息的基本单位,表示8个二进制数位。例如(10100111)2 占有1个字节。
1G=1024M=1024K
1T=1024G
3. 计算机中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的都是二进制数
ASCII码表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
(2)计算机组成
(3)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方法
1.1深入认识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发展的历程,能说出计算机主要的类型。?
(2)?能清楚地描述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部分硬件的名称、作用和特点。?
(3)?知道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的含义和主要分类,能够概括出计算机工作的“输入-
存储/处理-输出”基本过程。?
(4)?理解二进制数的数符与运算法则,了解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中信息的方法和信
息的单位含义。?
(5)?能够使用软件完成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通过专用软件观察计算机
中信息的存储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阅读计算机科技文献的方法,能够通过科技文献认识计算机科技领域的发
展过程和关注主要的事例,能够与同学交流。?
(2)?通过观察硬件实物,能够掌握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清楚硬件的作用和工作特
点,能够辩识不同硬件和软件。?
(3)?掌握计算机常用数制的转换方法。?
(4)?知道计算机中的信息数字化表示的方法。?
(5)?初步掌握探究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计算机知识的热情。?
(2)?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形成认识事物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对计算
机未来发展的创想。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作用和联系及它们的特点。?
(2)?计算机工作的一般过程。?
(3)?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主要特点。?
(2)?二进制的数符与运算法则。?
(3)?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方法,ASCII码表。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开门见山的直接问学生:“你们喜欢电脑吗?”,“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会用电脑干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说:“你们会这么多啊,我来考考你们”。课件展示ENIAC计算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出示有关该计算机的介绍。? 教师引导: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知道计算机经历了哪四代历史变革吗?? 学生阅读课本,说出计算机经历了哪四代变革?教师总结并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第四代计算机的精美图片,学生观察讨论第四代计算机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 从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问题思考。
(二)新课教授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指什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提问: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 模拟学习:学生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课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说明: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称为外部设备。 通过学生的阅读,能够更深入学习有关的知识,直接接触到学习材料,避免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讲”而忽视主动寻求知识的情况出现。? 以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课件,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教师打开一个计算机主机箱,让学生接触实物部件,增强感性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问题的解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一条学习主线,让学生能够有序地、按计划进行学习活动。
(四)总结 (1)?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Byte)为单位,每个字节可以存放8个二进制位(bit);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 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的信息;或双击“我的电脑”,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单击盘符,在左侧“详细信息”窗格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教师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