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说明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在学生对血液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单独安排的一节,虽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学生也很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本节内容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在全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本学段的学生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2)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3)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2)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FLASH公益广告作品《生命因爱而延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情景:一天,在某条路上发生了一起的士与大客车相撞的事故。人们在车祸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二、血型的发现 1.展示血型发现史资料,学生阅读,引导第一轮的抢答游戏。 问题一: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2.及时评价、总结,辨析“凝集”和“凝结”的区别。 问题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ABO血型的人是谁? 3.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总结,扩展:人们还陆续发现了MN、Rh等数十个血型系统,但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 问题三:他将血型分为哪几种? 4.在答题完后,询问几个学生的血型及获取血型的途径。 阅读资料后积极参与抢答。 争相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抢答,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学生实际,自然过渡到血型鉴定。
三、血型鉴定模拟实验 1.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2.介绍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操作A型血清——碘液;B型血清——橙汁;吕贵杰、李南威血样(A型)——豆浆;周冬潮血样(B型)——淀粉液;向梦华血样(O型)——清水;刘昊血样(AB型)——淀粉液+豆浆; A血清(碘液)B血清(橙汁)A(豆浆)——黄色沉淀B(淀粉)试液变蓝——O(清水)————AB(豆浆+淀粉)试液变蓝黄色沉淀说明:生辰沉淀、试液变蓝均表明出现“凝集”现象3.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 4.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明确实验原理,观看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并与相邻小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填写实验报告。(相邻小组检验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样) 组内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思考、讨论。 创设亲切、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实验,满足了儿童乐于体验的个性特征。了解临床血型鉴定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形成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四、同型输血 1.安排阅读任务:同型输血 2.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 认真阅读。 尝试画图。 通过简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五、血量 1.提问: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血量 展示问题: 问题一: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问题二: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 问题三: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 问题四: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阅读教材。 前三个问题学生抢答,最后一个问题全班集体回答。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 1.通过引入情境:引导学生回答无偿献血应具备的条件。 2.介绍献血模范(郭明义) 展示:13年雅安地震,明星献血的场面。(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4.介绍成分输血技术。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八、板书设计:
(一)血型:
1.血型的发现
2.血型的种型
(二)输血:
1.血型鉴定
2.安全输血、无偿献血
3.成分输血技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鲜血方面,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的情感,初步树立了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关键词
ABO血型、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