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学习生物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许多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知识,再加上对周围生活环境的了解,该节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乱扔垃圾,废水、废烟、废气过度排放,乱砍滥伐,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废弃物,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沙尘暴等等,都是生态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现状。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些初步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所学知识,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能力目标: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难点: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都是振聋发聩的警钟。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黄河断流;长江流域洪涝频频;淮河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面对如此的蹂躏,地球不会永远无言。作为我们栖息的家园,我们肥城当地的环境状况怎样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课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亲自获得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问题引导】
1.大家知道黄河为什么这么“黄”吗?
是因为黄河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才使得河水非常的混浊,而呈现黄色。
2.为什么黄河会有这么的泥沙呢?
那是因为黄河上游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请负责调查该问题的小组派代表说明一下调查的情况。
【自主调查报告】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说,我国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厘米以上,北方土石山区土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7%,东北黑土区一些地方耕作层厚度由开垦初期的1米左右降到现在的不足20厘米,不少地方耕作层表土已流失殆尽,丧失了生产能力。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江河湖泊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超出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估算,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展示交流】
通过分析大家调查的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水土资源面临的流失严重的问题,那么,都是哪些因素导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请该组同学加以说明。
【释疑解惑】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坡沟多、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滥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人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
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地形、植被、土壤、风力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们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如破坏地表植被、陡坡开荒、不合理的农业耕作、人口的增长,开发建设活动如不注意水土保持,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视野拓展】
1.“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如果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多。这些泥沙80%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2.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很多像济南这样的城市出现了地上悬河的情况,一旦黄河决堤,整个城市都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3.想一想,大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黄河的输沙量?
(1)从长远出发,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中上游保护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提倡家畜圈养,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要不断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调配水库水坝的水来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沉积,加深河道。
(3)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合理科学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费水资源。
【感悟提升】
同学们,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做起。现在就请我们大家每个人说出一条措施,共同拟出校园环境的保护条例,好不好?
不燃放烟花爆竹。
提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塑料袋。
双面使用纸张。
随手关闭水龙头。
节约粮食。
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尽量利用太阳能。
不食用口香糖。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拒食野生动、植物。
不焚烧秸秆。
保护草坪,善待植物。
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
不焚烧垃圾。
不吸烟,也劝别人也不吸烟。
不穿野兽毛皮制品。
不乱倒垃圾。
不随地乱扔乱吐。
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不虐待动物。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保护自然风光,不乱写乱画。
认识环保标志。
不过分装修房屋。
回收可再生资源。
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药品。
多读环保书籍。
少用袋装食品饮品。
提倡校园垃圾分类……
大家的倡议非常全面,的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板书设计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面对环境问题,我们能做什么?
三、拟定一个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4个方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生,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学生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