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1.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使团由哪些人组成?他们在中国学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P19)
2.简要说一下鉴真东渡日本的经过,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P20)
3.玄奘何时西行天竺?简要说一下玄奘的贡献(P21)
4.举例说明唐与新罗之间往来频繁。(P20)5241温故知新展唐太宗:贞观之治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武周政治承前启后的作用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后期)天宝危机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展温故知新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分析并概括安史之乱的原因(P23)
2.归纳安史之乱的时间、发起者、过程、结果及影响(P23-24)
3.归纳黄巢起义的原因、人物、结果及影响;唐朝何时怎样灭亡?(P24)
4.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什么时期?实质是什么?(P25)3321自主合作学习学材料一:“唐玄宗与杨贵妃终日饮酒作乐。”“贵妃的三个姐妹每年从玄宗那里得到的脂粉钱,就有上百万。”
材料二:那时候,玄宗重用的大臣,已不再是贤能之辈,而是一群巧于献媚,善于逢迎的小人。先是李林甫独揽朝政,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宰相。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身兼40多个职务,权倾天下。此外,还令掌管重兵的番将(外族)安禄山出任三镇的节度使。
材料三:唐玄宗后期全国兵员总数为57万,边兵占49万。
上述内容说明了什么?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唐玄宗后期的统治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展(1)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趋腐败(3)节度使实力膨胀,
形成外重内轻局面(2)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背景(原因):安史之乱 学郭子仪李
光
弼755年,
安禄山
史思明请结合形势图讲述安史之乱的经过756年,马嵬兵变
长安失陷,玄宗入蜀,肃宗即位展材料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0》
材料二:据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户数约为900万户,约有5288万人。 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全国户数降至约293万户,人口约为1690万人。
材料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由盛到衰论从史出结合材料,想一想: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展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 藩镇割据: 藩镇的割据性 学 宦官专权 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有宦官把持。 高力士: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其地位达到顶点。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唐朝后期腐朽的统治学(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3)连年的灾荒(2)赋役繁重背景(原因):黄巢起义 (4)人民生活困苦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
挡的义军力量,即将攻破
长安的磅礴气势,建立“ 大齐农民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黄巢学875年,
王仙芝率先起义同年,
黄巢响应起义大齐881年,起义军攻入长安882年,起义军大将朱温叛变
883年,起义军退出长安
884年,起义军兵败学时间:
人物:
建立政权:907年朱温后梁唐朝灭亡学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相
继
出
现同时并存实质: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展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朱温建梁十国:五代:梁、唐、晋、汉、周安史之乱原因:统治腐败,矛盾尖锐影响:是唐朝由胜到衰的转折点经过: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楚、前蜀、吴越、闽、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课堂小结学检测反馈1. 天宝之乱迫使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这次叛乱的发动者有( )
①安禄山②黄巢③史思明④朱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2.关于安史之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朝政日益腐败,边疆形势紧张
B.叛乱发动时的统治者是唐肃宗
C.“安史”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
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下列哪一农民起义爆发于唐朝末年(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军起义
C.绿林军起义 D. 黄巢起义用4.它属于“五代十国”中“十国”的一个政权,但该政权在地理位置上却与其他九个位于南方的政权有所不同,这个政权是( )
A.南唐 B.前蜀 C.北汉 D.南平
5.“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后世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五代十国的历史。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后周是五代中最后一个建立的政权
B.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北方政局想对稳定
D.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6.下列最符合五代十国时代特征的是( )
A.政权分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繁荣 D.政治腐败检测反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