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海上日出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扩、刹、镶”等生字,会写“范、努、烂”等生字,掌握多音字“荷”。2.正确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谁看到过日出吗?是什么样的?你当时的心情怎样?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1904-2005),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黑浪、余一等。四川成都人。巴金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海上日出》就是巴金先生的名作之一。三、指导自学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具体描写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并思考作者观察到了哪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四、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一刹那 重荷 重围 奇观 chà zhònɡhè chónɡwéi qíɡuān 2.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注意:读得流利、正确3.讨论
(1)作者观察到了哪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2)课文可以分几段?四段五、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1.思考:这一段中,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总起全文六、板书设计16 海上日出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灿烂 替 镶 紫色 不仅 七、课时作业1.我会写
chà nà nǔ lì càn làn fàn wéi
(刹 那) (努 力) (灿 烂) (范 围)2.我能填
(夺目)的亮光 (不转眼)地望着 (慢慢)地上升
(灿烂)的亮光 (发光)的金边 (慢慢)地扩大课件19张PPT。海上日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作者是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一、复习检查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灿烂 替 镶 紫色 不仅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太阳还没露出来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读第3自然段,思考: 课文第2、3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4.文章用了哪些词语来写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和动态的?5.导读第三自然段。6.比较句子
①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②太阳向上升。这两个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7.齐读第二段三、学习第三段(第4-5自然段)1.读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2.当云薄时,海边的日出是怎样的奇观?
水天一色,一片灿烂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们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5.齐读第三段。6.小结:
课文二、三段描写了不同情况下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四、朗读第四段(第六自然段)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2.思考: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真是伟大的奇观!五、课堂小结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1)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太阳升起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3)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16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日出时 上升——冲破——跳出
云薄时:走进云堆,直射水面
云片很厚:镶上金边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七、课时作业1.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 )。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陈述句)
(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成“被”字句)
(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