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疾病与免疫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预防措施,关注癌症的危害。
(2)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
2、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讲述】同学们,老师想先做个调查:你们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焦点智慧投票)
【讲述】从大家的选择中,我可以看到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啦!是啊,其实人生就像一串阿拉伯数字,1000000……,要使这一大串“0”有意义,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1”必须健康地站着,这“1”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你健康地站着,后面的“0”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样的一个话题——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出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视频播放
【讲述】从世卫组织的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那么,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找到答案。请阅读课本P91-92,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自主学习单上的问题一。
【学生自主学习】冠心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冠状动脉的位置和功能
【讲述】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大家对心血管疾病有了简单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做一个交流汇报。
(随机点名)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高血压大家可能都听过,但冠心病可能了解的比较少,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所导致的疾病。那么,冠状动脉又在哪儿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冠状动脉最终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为心肌提供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所以,一旦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可能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受损。
【讲述】什么原因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呢?冠心病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如何预防冠心病?
【讲述】大家看过这部电影吗?
【出示】《滚蛋吧,肿瘤君》电影海报,引出癌症的概念。
【视频】细胞是怎么癌变的?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小结细胞癌变的过程。
【讲述】刚才视频中提到细胞的癌变是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那么,致癌因子有哪些呢?
学生归纳、小结:致癌因子的种类
【巩固】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三种类型的致癌因子。
【讲述】我们对癌症这种疾病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应该如何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学生归纳、小结: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措施以及治疗癌症的方法。
【讲述】关注白血病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93页材料,思考:为什么治疗白血病常常要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讲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巩固】焦点智慧抢答
【小结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下的学生。本节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是在学习了遗传病、传染病之后,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本节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教学中多联系常见的病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了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传染病之后,进一步了解一些常见的疾病及探究发病的原因,尤其是在目前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应多联系常见病例,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促进健康、互助互救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设计理念】
生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我确立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和“调查食品安全”两个探究活动为主线,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观察思考、合作设计、交流讨论等活动,学会合理安排饮食,关注食品安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获得了直接的经验和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疾病进行交流和探讨,以“健康话题”入手,以身边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冠心病及癌症的病例,成功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他不是为学知识而学习,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在自主学习环节中,通过焦点智慧教室的拍照功能进行学习成果的投影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
2、学生发展即是学习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要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只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因此,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去收集有关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性。
3、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讨论,特别是从学习有关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措施的过程中受到了生命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其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灵就一定会得到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