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教学设计(含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教学设计(含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3 10: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灯笼》备课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一、教学导入
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二、自读感知
顺着“灯笼”这条线索,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发现,初步感知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感。学生自由诵读,让学生快速感知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作者的情感。
出示自读练习题:
1、生字词注音
焚身(fén) 溺炕 (nì) 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èi) 乡绅(shēn) 斡旋(wò) 怅惘(chàngwǎng)
锵然(qiāng) 裴公(péi) 燎原(liáo) 司马懿(yì)
熙熙然(xī) 夜深星阑(lán) 霍骠姚(piào)
2、多音字注音
吓:恐吓(hè) 吓人(xià)
骠:骠勇(piào) 黄骠马(biāo)
宿:宿舍(sù) 一宿(xiǔ) 星宿(xiù)
3、形近字辨析
磷(lín)磷火——鳞(lín)鱼鳞
嚷(rǎng)喧嚷——壤(rǎng)土壤
讼(sòng)诉讼——松(sōng)松树
褪(tuì)褪色——腿(tuǐ)腿脚
烛(zhú)烛火——蚀(shí)腐蚀——独(dú)独立
焰(yàn)火焰——谄(chǎn)谄媚——馅(xiàn)肉馅
4、重点词释义
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词和态度。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静穆:寂静肃穆。
思慕:怀念;追慕。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
彻夜:整夜;一夜。
辉煌:光辉灿烂;(成绩等)显著;卓著。
华贵:华美而贵重。
褪色: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比喻势态不可阻挡。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
夜深星阑:夜将尽。
5、近义词辨析
辉煌——璀璨
都有光彩夺目的意思。“辉煌”指事物或物体散发出的外在的光辉灿烂,也可以指在某些方面做出有所成就的事。“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例句:①入夜,人民大街灯火辉煌,车水马龙。②海南岛是祖国南海一颗璀璨的明珠。
华贵——高贵
这两个词都有富贵、出众的意思。“华贵”指豪华富贵,华丽珍贵。一般指物。“高贵”用于描述人物品行、地位、思想等各方面的出众品质。用于描述人时,是指人的心灵境界高尚尊贵;用于描述物时,是指高雅不俗。例句:①他们都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穿着华贵的长袍,戴着冠冕。②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高贵典雅,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6、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7、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三、美读评注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初步从文中感受到了作者写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因此,围绕“灯笼”这一主题,加强美读和圈点评注,引导学生具体体会。
环节一:理清灯笼之缘
1、看看作者是怎样引出所要描述的对象的,找到能总括全文的一句话。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课文以《灯笼》为题,写了与“灯笼”相关的事件,可分为哪几方面?
(此问题重在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明确:①乡村日常生活类;②乡村艺术表演类;③乡村年节欢庆类;④历史文化类。)
环节二:体会灯笼之情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起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有关;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着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2、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抒情散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零散的叙事背后,有一条情感的线索,让全部的叙事变得有序化。
明确: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环节三:了解灯笼之俗
引语:围绕灯笼,作者写了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中找到有关家乡风俗的描写段落,并大声朗读,品味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交流:主要提到的风俗有乡俗还愿挂灯笼,元宵节张灯结彩,族姊远嫁大送大迎等等。
环节四:理解灯笼之愿
齐声朗读最后三个段落,思考:
“灯笼”最能引发作者感受的一个词是什么?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时代宏愿?
讨论交流:
1、壮——汉献帝的幽怨,将军的壮怀,我的宏愿。(将军的壮怀,引导学生回顾抒发“保家卫国”豪情的古诗词。)
2、“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悲壮激越,敢于担当,舍身革命洪流的豪情。
3、“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历史,帮助学生体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前景领会作者愿投身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革命大业中,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昂扬姿态。
四、问题探究
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是什么?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并评价。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五、主旨归纳
本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备课素材
1、关于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2、作者档案

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今属济南市莱芜区)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期间,参加群新学会,秘密阅读《共产主义ABC》《夜未央》等书刊,在京报副刊发表《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与曹未风、成启宇合办《烟囱》杂志,共出版10期。“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抗日战争后参加革命,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身世经历
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4岁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今鲁东大学)。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
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1945年11月,任华北联合大学(驻张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东北大学(驻佳木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1954年春,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负责《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
师范大学读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写了《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发表在《京报》《晨报》上。后来又写了《羽书》《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书》集子里。抗战后参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东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解放后,他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的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
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二十多篇散文,后收为集子《北极星》。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宣传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这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时代色彩,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人物成就
风格
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
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
作品
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第一部散文集《街头夜》因"九一八"事变未及出版。在山东任教七年中散文创作趋于自觉,《山屋》、《岛上的季节》、《马》、《说忙》、《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成为现代名篇,被当代评论家认为开创了现代散文的"豪放派",1931年,以《羽书》为名在上海出版。延安时期写的战地通讯由于发表在《抗战文艺》《大公报》等大型报刊,在大后方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作品后收入通讯报告《集潞安风物》、《黑红点》。同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抒情散文《论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说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等,表现了吴伯箫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应视为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品。在东北时期散文创作较少,代表性篇章有《出发点》、《向海洋》。《书》、《范明枢先生》等,后出版《出发集》。60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导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1、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同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分析明确:
简洁——多是短句,很少有长句。散文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息息相关,短句多,一方面显出语言的简净,另一方面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课文中的诸多短句都是很值得吟味的,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2、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进土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分析明确:
书面语化——散文中的书面语与口语的表达效果有所不同。散文为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读者,很容易引入口语,显得清新活泼。但是这篇散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
上面的语言,读起来给人的感觉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这样的散文语言是当代散文家难以写出或不愿意写出的,这得益于作者所受古典文学的熏陶。
3、读下面的词句,感受其语言特点。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金吾不禁”——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句
“雪夜入蔡”——《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萧萧班马鸣”——李白诗《送友人》
“吹角连营”“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分析明确:
引用古语——可以显出作家读书多,积累丰厚,写作时信手拈来。有的是直接引用古语,并加引号,如戏曲《逍遥津》一段唱词;更多的是间接引语,读书少的人不能发觉,读书多的人报以会心一笑,默默赞许。
小结:课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带有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现代散文作家都经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熏陶,他们的散文语言都非常典雅而蕴藉,简净而不杂芜。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要点。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课文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作用效果。
示例: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含混。
小结:各种表达方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
四、写法特点
思考:从写作材料的选取这一角度看,本文有哪些写法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点拨,讨论,明确:
1、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法。
散文通常从“小”写起。这里的小,首先是事件之小、场面之小、人物之小。例如课文中的“灯笼”,可以说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它不起眼,但是在作者看来是最值得写的,也容易写好。文中的人物也是一些微末之人,作者重点描写了祖父母亲等,其人其事都湮没在时间的尘埃中,只有作者才会带着珍惜的心情细心发掘出来。
这里的“小”不仅指所写之事的体量小,还包括事件的细碎,如“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还有灯柱上松柏枝叶的点缀,唐明皇的东官灯楼,庆丰酒店的跑马灯,源亨油坊出的灯迷,以及在暖融融的春宵,有人调绿嘴鹦鹉,有人缓步寻一脉幽悄,都是细碎之事,但它们又都像珍奇的珍珠,闪着灵光,令人目不暇接。
另外,这里的“小”还包括情感的细微。课文以抒情为指归,这里的情不是显豁直率的,需要静静地品味、回味,从细小的事物中体会出一些温暖的爱、由衷的喜、不可遏制的神往等。也就是说,课文抒情的切入点小,由小到大,由优雅含蓄到雄放壮烈。
如果选择大事物、大人物、大场面来写,展示廓大的意境,就不是当年的吴伯箫了。而且晚年的吴伯箫写回忆延安革命生活的散文,也都是从小事件、小感触写起的。
因此,好的散文总爱写微小之事,抒细微之情,同时一定是小中见大、由小写大的。总的来说,本文的小中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这就是所谓“兴寄”“兴托”,也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所遵循的“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传统,在现代散文创作史上的又一次体现,现代散文作家普遍都有笔谈琐事、心系大众和天下的情怀。
2、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
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细数下来应有几十件,时间纵跨干年,地域横跨万里。如此诸多的看似相关又不相关的琐碎之事,如何组合连缀成篇?
首先是依据标题“灯笼”聚合在一起的,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不相关者一件不写。但如果仅依据“灯笼”来写,仍然有可能随意排列,错乱失序。如何让各个材料在连缀成篇时做到有序的整合?
这就是课文构思的另一机巧: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布局谋篇。每一处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有些是直接点明情感的,如写祖父每毎被请去城里,回家时常是二更,灯笼挂在院里,“那种煕煕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里的“静穆”点明了氛围,“思慕”点明了情感活动。有些是间接表达情感的,如“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仿佛在凝视着母亲的形象,平静的叙述中透出深厚的感情。至于课文最后直言“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则是显豁而壮烈的情感表达。
总而言之,“灯笼”是课文的话题,可以拢起各种材料;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它既串联起各种材料,又是课文的灵魂所在、主旨所在。
五、课堂练习
1、赏析文句。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2、围绕“课堂景象”写一段话,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备课素材

1、口语与书面语
口语是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口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根据需要,文学作品中也常以文字记叙口语。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
与口语相对,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口语成为书面语言后则比较固定,语法更严谨,有利于准确地流传。经过一段时间后口语和书面语差别就有加剧的趋向,原因是口语不断随时间与地方而变化,而书面语相对稳定。经过教育的人会从书面语学习采纳严谨的语法用于口语,而书面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需要改变以适应口语的变化,否则懂书面语的人会越来越少。语言学家从书面语文献和现代口语的差别中可以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变化。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如下:
(1)语法结构不同
口语语法随意,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语法严格,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
(2)载体不同
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3)表达场合与表达方式不同
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可以根据音量、重音、语速等音质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同时,说话者还可以借助表情和手势等方式来对语言进行补充。口语表达通常较为灵活,同时伴随有省略、重复、停顿等特征。
书面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依赖于手势、音质等副语言,因此独立性会更高,同时由于作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构思修改,书面语会更加准确、严密和完整。
(4)词汇特征不同
口语和书面体最大的区别在词汇的选择上。
口语体经常使用非正式用词或者带有明显口语色彩的词语(比如习语和俚语),而书面体中用词则会更加正式,比如使用各种“大词”以及拉丁语等。
2、引用的作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1)引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如:
①我于是就抛了死相,放心说笑起来,而不意立刻又碰了正经人的钉子:说是使他们“失望”了。我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是老人们的世界,之后是少年们的世界了;但竟不料治世的人们虽异,而其禁止说笑也则同。那么,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装下去,“死而后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BB%E8%80%8C%E5%90%8E%E5%B7%B2" \t "_blank?)”,岂不痛哉!(鲁迅《忽然想到》)
“死而后已”一语出自诸葛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8%E8%91%9B%E4%BA%AE" \t "_blank?)《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0%E8%B4%A5%E5%88%A9%E9%92%9D" \t "_blank?),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死而后已”一般是和“鞠躬尽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E%A0%E8%BA%AC%E5%B0%BD%E7%98%81" \t "_blank?)”用在一起,其本意是:“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即尽心国家大事,至死才罢休。”作者在这里引用,虽然也有至死才罢休的意思,却不是为了国家大事,而是“装死相”装到死才算完结,反映出作者对那个“愚民的专制时代”的抨击。它使人们装成死相,到处死气沉沉,甚至连说笑一下都不行,毫无半点生气,表现了作者极大的悲愤。后面再加上一个“岂不痛哉”,语气更加沉痛、强烈,大大地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夜间人定后……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0%E5%8A%A8%E4%B8%8D%E5%A6%82%E4%B8%80%E9%9D%99" \t "_blank?)。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性情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9%E4%BC%9A%E5%AD%90" \t "_blank?)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5%9A%BC%E8%9B%86" \t "_blank?),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A5%E7%96%BC%E7%9D%80%E7%83%AD" \t "_blank?)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8E%E7%99%BD%E4%BA%BA" \t "_blank?),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红楼梦》)
紫鹃引用俗语“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简明地概括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以相互知心为基础的,道出他们爱情的可贵之处,也反映了他们执著痛苦的心情。林黛玉听了这句话后,锥心刺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4%A5%E5%BF%83%E5%88%BA%E9%AA%A8" \t "_blank?),激动万分,彻夜难眠。她这种忧郁悲痛的情绪也感染了读者,吸引了读者,使读者忍不住掩卷叹息他们多难的爱情。可见用一个俗语来概括事情的感染力之大。
③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B3%E6%A2%81" \t "_blank?),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6%B3%AA%E9%95%BF%E5%95%BC%E8%A1%80" \t "_blank?)。谁共我,醉明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8E%E6%9C%88" \t "_blank?)。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这首词的背景是:词人的族弟遭贬官至桂林,词人深有感触,遂借离别之情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词人在此词中引用了四个典故,都是生离死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7%A6%BB%E6%AD%BB%E5%88%AB" \t "_blank?)的场面,凭借这些典故场面,表达了今日一别,不知哪年哪月还能重逢,也许是生死离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6%AD%BB%E7%A6%BB%E5%88%AB" \t "_blank?)也不一定的心情。再念及自身,同时表达了极度悲伤的心情。“马上琵琶关塞黑”出自汉代王昭君出塞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D%E5%90%9B%E5%87%BA%E5%A1%9E" \t "_blank?)和番,嫁给南匈奴单于的故事。昭君离开自己的故乡,远离熟悉的亲人,去那言语不通、习俗不同的异国他乡,自是心里非常难过。“看燕燕,送归妾”是出自春秋时代卫庄公妾的儿子被杀,庄公的妻子庄姜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84%E5%A7%9C" \t "_blank?)送她回娘家,因为此后都不可能再相见,庄姜感怀大家以往相处的情景,于是作《燕燕》一诗哀叹离别的典故。“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B3%E6%A2%81" \t "_blank?),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出自汉朝李陵战败后投降匈奴,从此身败名裂的典故。李陵与苏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6%AD%A6" \t "_blank?)在河桥上分别,此后相距遥遥,怕是永无相见之日。“易水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93%E6%B0%B4" \t "_blank?)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出自战国时代剑客荆轲刺秦王的典故。燕太子丹在易水为他送别,都穿着白色衣冠,以表示壮士一去不复返,气氛悲壮。词人暗引这些典故,语言凝练,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及复杂的心情抒发得行云流水一般,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令人读后回肠荡气,有如亲临其境,感受了那番生离死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7%A6%BB%E6%AD%BB%E5%88%AB" \t "_blank?)。
(2)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如:
①不是吗?山海关纵然是坚固险要,可也有被攻破的记载;而吴三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4%B8%89%E6%A1%82" \t "_blank?)的引清入关,更是不攻自破。多尔衮的铁骑,不就是从这洞开的大门下面蜂拥而过席卷中原的吗?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梅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6%A2%85%E6%9D%91" \t "_blank?)《圆圆曲》,道出了当时爱国人士对吴三桂的愤慨和痛恨。尽管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4%B8%89%E6%A1%82%E9%99%8D%E6%B8%85" \t "_blank?)的动机是否是为了“红颜”这一事实还有争议,但雄关被出卖而不攻自破却是事实,也是教训。(峻青《雄关赋》)
山海关是天下闻名的险要关口,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当年就是从“固若金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A%E8%8B%A5%E9%87%91%E6%B1%A4" \t "_blank?)”的山海关蜂拥而入、席卷中原,说明山海关纵然险要,可也有被攻破的记载。作者接着引用吴梅村《圆圆曲》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两句来增添说服力。当年李自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8%87%AA%E6%88%90" \t "_blank?)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5%9C%86%E5%9C%86" \t "_blank?)被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AE%97%E6%95%8F" \t "_blank?)掠去,而当时吴三桂是指挥镇守山海关的大将,为了红颜,他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虽然这一事件是否属实还有争议,但山海关却终究是被攻破了。作者引用此诗,充实了论据,更加有力地说明“那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个观点。
②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F%8C%E8%B4%B5%E4%B8%8D%E8%83%BD%E6%B7%AB" \t "_blank?),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吴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6%99%97" \t "_blank?)《谈骨气》)
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首先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四句话。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说的话当然很有分量,这无形之中就为作者的论点提供了论据,再加上作者自己的论述,两者有机地结合,为文章增添了说服力。
③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5%B1%85%E6%98%93" \t "_blank?)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损害百姓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贾祖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BE%E7%A5%96%E7%92%8B" \t "_blank?)《南州六月荔枝丹》)
作者为了说明荔枝的不易贮藏,先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这个特点。为了更突出,令人更加相信,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7%89%A7" \t "_blank?)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诗,说的是唐明皇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令人从千里之外运送荔枝来长安。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运送人日夜兼程,逢山过山,遇水过水,甚至践踏农民的田地庄稼,根本不顾农民的死活。这样引用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但加强了文章的力度,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