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一章《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一章《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15: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两栖类运动的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从实践中获取资料。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两栖类在生殖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2、举例说出两栖类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描述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通过小论文片段及图片说明,使学生对于蛙的生殖发育全过程有清晰的了解;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两栖类的特点。
1、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影视及动画资料
2、有关两栖类的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简述家蚕的发育过程及发育类型。
简述蝗虫的发育过程及发育类型。
家蚕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巩固所学知识
导入新课
以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引入课题
赏析,说出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进入本节学习内容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并思考讨论
解决问题
思考问题
总结归纳
视频播放
比较归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时节为什么会蛙声如潮?
一、蛙的生殖与发育
[播放影视资料]: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思考]:1、青蛙为什么会鸣叫?
2、青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问题讨论]:1、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要经历哪几个主要时期?
2、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将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1、[播放动画]:再次回顾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比较蝌蚪与青蛙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归纳其生殖与发育过程。
2、讲述青蛙对于人类的益处以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
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思考]:两栖类的发育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简介其它两栖类
用表格比较归纳家蚕、蝗虫、青蛙的受精方式、发育时期、发育名称及代表种类
了解青蛙的繁殖季节
初步了解青蛙生殖与发育过程
了解青蛙种族繁衍过程中的求偶行为及受精过程
阅读课本P21[讨论]中的小论文《蛙的生殖与发育》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了解青蛙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幼体 水生 鳃呼吸
成体 水陆 肺呼吸
观看视频,简单认识其它两栖类
总结、归纳
引入知识点
了解青蛙的体外受精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掌握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树立起保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
掌握两栖类的变态发育特点
了解其它两栖类
巩固旧知,掌握新知
本课小结
随堂反馈
蛙的生殖:过程、特点
蛙的发育:过程、特点

练习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一、蛙的生殖与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幼体 水生 鳃呼吸
成体 水陆 肺呼吸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
教学后记
1、两栖类动物可与爬行动物的特征区分注意比较
2、注意一些字读音 如:栖q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