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3.科学词汇: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养成积极交流,乐于倾听他人发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
科学方法:调查、观察、实验、记录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各自的作用。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食物营养物质分类表;
2、辨别“脂肪”:肥肉、花生米、苹果、镊子、白纸、托盘;辨别“淀粉”:淀粉、碘酒、滴管、馒头、马铃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早餐吃了哪些东西呢?为什么吃了早餐就不容易饿呢?
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食物中营养的支持,食物中有些营养呢?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份。(板书课题)
二、探究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
1、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份。看书上的资料。
(1)师:通过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你们了解到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师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矿物质
师: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并举例说说那些食物富含这些营养成分)。
师: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呢?
师:是啊,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食物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脂肪和糖类能为我们提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身体的机能,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都是必不可少的。
2、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六大营养都藏在食物中,这是一位同学一天所吃食物的清单,请你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类。。
(2)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3)小结:是啊,有的食物可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实验操作
(一)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脂肪、淀粉)
在分类中,我们发现有些食物含多种营养成分,怎么辨别吃下去的食物含有这种营养成分呢?(实验)
1、脂肪的辨别实验
(1)这里有一块肥肉、几粒花生粒、香油,你们觉得它有什么营养成分(脂肪)究竟是不是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才知道,实验前,请大家思考操作步骤,实验后的现象,通过现象说明什么?
(2)组长领材料,并动手操作。
(3)交流实验现象: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迹。
2、淀粉的辨别实验
(1)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将淀粉放入水里,如果用滴管取一些黄褐色的碘酒,滴入淀粉溶液上,你发现了什么?(溶液变成了蓝紫色)
(2)辨别马铃薯、馒头、苹果这几种食物中有没有淀粉,先来猜一猜。(温馨提示:垂直滴,并稍离开食物;每种食物滴1—2滴。)
(3)交流实验现象: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
(二)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更直接。
三、巩固总结;
谈谈你学习本节课的感受,收获。有什么说什么。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食物中的营养对我们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再说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方面的营养。,你觉得我们吃饭时要注意什么呢?
2.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是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粗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
3.学了本节课的知识,请同学们吃的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也不挑食,这样才会营养均衡。希望大家今后合理搭配食物,健康成长。
五、板书设计 :
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的主要成分
脂 肪
糖 类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 调节身体机能
矿物质
水 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