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七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
(1)里面是怎么连接的: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研究内部连有导线并有四个编号的接线柱的接线盒。盒子内部导线是怎么连接的,不能直接看到,学生只能通过电路检测器,推测出盒子里面电路的连接情况。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么连接的。
(2)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通过电池的串、并联,和小灯泡的串、并联实验,使学生观察发现电池和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式中,灯泡的亮度是不一样的。并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设计思路】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闯关活动。巧设“连接电路我能行”、“两种电路我会连”、“暗箱解密我最棒”三关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层层的挑战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难点: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并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一个四个接线柱的暗盒(有三组通路)、实验记录单;两节电池(配电池盒)、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这儿有个装有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带有灯座的灯泡、还有几根导线,谁能让灯泡亮起来呢?
1.学生上台演示接法。
2.出示对应的电路图,教师讲解并让学生比划电流的流向。
二、挑战第一关:连接电路我能行
1.出示实验材料: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一节电池(配电池盒)。
2.挑战规则:90秒内让两盏灯泡都亮起来。
思考:你的小组是怎么连接的?用手势比划电流的方向。
3.学生分组实验。
4.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5.分析、比较这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
三、挑战第二关:两种电路我会连。
1.出示实验材料:一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两节电池(配电池盒)。
2.挑战规则:90秒内完成串并联电路连接
观察、思考:哪种连接方式更亮?为什么?
3.学生分组实验。
4.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5.小结:电池串联,灯泡亮;电池并联,灯泡暗。
四、挑战第三关:暗盒解密我最棒
(一)初步认识暗盒
过渡:师:老师手上拿着一个盒子,这可不是普通的盒子哦,仔细观察上面有两个接线柱,里面这两点间到底有没有电路连接呢?你有办法判断出来吗?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检测活动
①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使用检测器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检测并展示。(重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的方法,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3.根据检测结果,明确通路和断路。(板书:通路 断路)
(二)挑战活动:暗盒解密我最棒
1.出示四个接线柱的暗盒,大胆猜测盒内有没有线路连接呢。
2.出示实验材料:暗盒、一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一节电池(配电池盒)。
挑战规则:①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②方法科学有序 ③边检测边记录 ④不准拆开暗盒
⑤推测暗盒内的可能连接情况,并画下来
时间:5分钟
3.组织汇报推测结果,并讨论哪种推测是合理的。
4.打开暗箱,看一看自己的推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
1.线路检测我最通。
2.对闯关结果进行评价反馈。
六、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串联 并联
通路 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