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7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契丹族与党项族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是一个曾经驰骋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唐代末年,建立起了辉煌一时的大辽帝国,元朝之后,这个像猎鹰般的民族逐渐销声匿迹,专家考证,达斡尔民族的祖先就来自契丹。契丹民族发祥地------契丹文化园
?契丹族契丹族 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林潢府。辽上京遗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872年-926年),他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契丹族阿保机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影响?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辽北宋西夏党项族党项族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几度险些被吐蕃与回鹘所灭 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直到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才定居下来,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党项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而拓跋最为强族……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薔,土无五谷。 ——《旧唐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北宋建立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李元昊(1003—1048),拓跋氏,后改称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先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党项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党项族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太宗时期,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在北宋抗辽的将领中,有一位猛将,他和他的后人抗辽的故事被演义成著名的——杨业辽与北宋的和战北宋建立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阅读教材,概括以上三位君主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 公元1004年,辽30万大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澶州之战爆发。逼近都城开封,朝堂恐慌。宋真宗召集百官堂前议事。战【兵戎相见 谋对策】 太祖时,虽与辽有过冲突,但晚期与辽
保持友好关系。皇上可效仿祖宗之法,派
人议和终止战事。 昔日太宗对辽数次用兵,染腿疾而崩。
今辽军气势逼人,都城恐慌,威胁吾皇安
危,皇上可另择都城,请幸金陵(南京)。 都城乃天下之根本,根本动摇则人心尽失。
今陛下神武,若大驾亲征,一鼓作气收复
幽云,可慰太祖太宗在天之灵。大臣
曹利用宰相
王钦若宰相
寇准战 宋真宗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最终赢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兵戎相见 谋对策】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占领燕云十六州,
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澶州澶渊之盟内 容影 响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真宗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辽与北宋的和战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你支持哪 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农业产品、手工业制品、奢侈品等矿物丝织品 牲畜和土特产品等(雄州榷场)宋辽输出商品对比表 (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岁获四十余万。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九 富弼乃议榷场之货,百有五十万。
——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译文:(北宋名相)富弼在说到榷场贸易时提到,(每年宋辽贸易额)约有150万。9601125北宋建立澶渊之盟金灭辽1004北宋与辽并存165年和平交往121年主流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遭遇排挤 罢去相职 材料一 :寇准被罢去相职后,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材料二 :宋太宗赵光义曾说:“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西夏攻宋 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在此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西夏的发展西夏的杀手锏——铁鹞子以武立国 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铁鹞子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宋夏议和内 容影 响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表面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1045年1月,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西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和是民心所向 官私庐舍(房屋)被西夏军队焚毁,人民和牲畜被西夏军队屠掠的,不计其数。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交融生活文化经济政治辽代货币西夏货币钱币:均为圆形方孔钱辽代文字西夏文字文字:仿效汉字,创制文字服饰、生活:少数民族向中原学习,中原文化生活也融入了少数民则特色。手工业、建筑:瓷器和建筑的造型都有汉族的风格木塔
(宋 山西)北宋(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西夏
(党项族)
元昊
兴庆辽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辽、西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共同开发西北、北方战→和战--------------->和
澶渊之盟澶渊之战和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