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光合作用(三)
1. 教学目标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预案
1.农业生产上许多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地说,是指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绿色植物以________为能源、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原料合成________,_______中储存着由_________转换来的________。因此,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___。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______,他们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____________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_。
3.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_____,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__________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__________,这种合成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细菌也属于________。
4.生活在土壤中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将土壤中的_________氧化成________,进而将_________氧化成__________。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合成为___________,这些_________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途径称为________________。
三.学案
1.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24小时的测定,下图所示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当日时间,纵坐标为CO2浓度) ( )
四.练习
(09广东)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事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2.(山东2008)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一电能一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09广东)3.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4°C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09全国卷I)4.已知H2O2= H2O+ O2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从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的分解速度,请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及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①
②
③
④
(2)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甲试管里气泡的释放的速度最快,乙试管较慢,丙试管无气泡放出。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复上述实验,O2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09宁夏理综)5.(25分)回答I、II小题:
I.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
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
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
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II.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的题目)。
www.
A B C D E F 甲组(20℃)乙组(40℃)丙组(10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