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3 13: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复习第5课 三大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4.三大改造完成的实质和意义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八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学习目标
1.识记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概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和影响,探究对运动的评价。
3.讲述“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析爆发的原因、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4.列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取得的原因。
艰辛探索一:中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中共八大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社论
为什么强调“快”?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大跃进运动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热潮,是从农业领域起步的。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大跃进运动
备注:
《公报》指1959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关于1958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公报》。
(数据来源于《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全民大炼钢。
“北戴河会议离年终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到八月底钢产量还只有四百多万吨,离翻番的指标还差六百多万吨。”。
——周传典等人主编:《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
1958年的钢产量目标:
1070万吨。
时间 全国钢铁产量(万吨)
旧中国-1948年前 760(最高年产量92.3)
1949年 15.8
1952年 135
1957年 535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大跃进运动
“小土群”炼钢
“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和蛮干,到十二月十九日,冶金工业部宣布‘今年全国已生产钢一千零七十三万吨’,但合格的钢实际上只有八百万吨。”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叫大公社。……这个东西可了不起,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8月30日。
人民公社化运动
探索二:社会主义总路线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这样的大灾荒那是我们打开国十一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二十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
——周恩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60年10月29日。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
项目 1957 1960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2405 54.9
生猪存栏数 14590 8227 43.6
探索三:八字方针
1961年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我们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探索四:十年“文化大革命”
自主学习
原因 国家领导人错误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时间 1966年—1976年
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开始的标志 五一六通知
正义的抗争 老革命家对江青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抗争。
结束的标志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影响及教训 ?
动乱的表现: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的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探索四:文化大革命
后果
探索四:“文化大革命”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被批斗时,曾拿着宪法悲愤的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探索四:“文化大革命”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有哪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各自是如何覆灭的?
探索四:“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中国历史》八上
建设成就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1956-1966年的建设成就
钢铁工业
石油工业
武汉钢铁公司
包头钢铁公司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1956-1966年的建设成就
交通方面
科技方面
十年探索时期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就呢?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全国人民高度的建设热情及艰辛奋斗;
3.英雄模范人物的示范建设作用开的。
1956-1966年的建设成就
◎讲述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的故事。在这 些英雄模范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呢?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不息的精神。
十年文革建设成就:科技成就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956-1976年)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共八大
的召开
1956-1966年建设成就
1966-1976年科技成就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三年经济困难
调整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