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太和三中教育集团 张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2)了解血压和脉搏。
2.能力目标
(1)进行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观察实验并描述血液流动情况。
(2)运用探究方法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3.情感目标
(1)确立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2)认同运动与脉搏有直接关系,加强运动能够促进心脏功能。
【教学重点】
1.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
2. 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2. 阐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血液循环的演示动画。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温故知新
1.心脏分为哪四个腔,分别连接什么血管?
2.血液在心脏中如何流动?
3.如何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4.如何区分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
5.毛细血管具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使毛细血管具有什么功能?
学生回忆,分组回答
巩固上节课知识,并未本节课难点解决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探究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指定学生阅读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出示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显微镜下血管的血流方向,你能找到小鱼尾鳍里的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吗?
2、小鱼尾鳍里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血液流动的速度有什么区别?红细胞的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1、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以找到小动脉、小静脉以及毛细血管。
2、根据血液里的红细胞流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小动脉里的血液流速较快,小静脉里的血液流速其次,毛细血管里的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在毛细血管里面单行通过。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辨是非,加深知识的理解。
观察归纳出新知
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之间循环流动,成为血液循环。
出示血液循环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的途径相同吗?
所以,我们根据血液循环路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
组织学生观察体循环动画,归纳体循环中血液的途径,并思考:
在组织细胞处,细胞与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发生了哪些物质交换?这些物质交换对血液成分(尤其是含氧量)发生什么影响?
血液有什么血变成什么血?
2、肺循环
组织学生观察肺循环动画,归纳肺循环中血液的途径,并思考:
在肺泡处,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发生了哪些物质交换?这些物质交换对血液成分(尤其是含氧量)发生什么影响?
血液有什么血变成什么血?
3、仔细回忆,在心脏中,血液怎么流动的
所以,通过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成整体,同时进行。
现在,你能画一张图,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成整体吗?
将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分享。
教师补充:通过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为组织细胞带来氧气和营养物质,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及时运走并排出体外。
不同。一条经过肺部,另一条不经过肺部,而是经过全身各部位组织细胞处。
学生观察思考,归纳体循环路径。
在组织细胞处
二氧化碳
代谢废物
细胞 毛细血管
氧气
营养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学生观察思考,归纳肺循环路径。
在肺泡处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肺泡
氧气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右心房流入右心室。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及时指点。
培养学生自习观察,认真分析总结的能力。
利用课件加强知识的直观性。
知识补充
1、血压
大家在校园里经常见到园艺工人用水管子浇花。当水流速度不一样时,水管子的硬度一样吗?
这种因为流动引起的侧向硬度称为侧压力。
同样,血液向前流动也会对血管造成侧压力,我们称为血压。
动脉血管血液流速最快,造成的血压也最高。所以我们通常讲的血压指动脉血压。
生活中我们怎么测得血压,单位是什么,你知道吗
血压经常表示为收缩压/舒张压
那你知道为什么有必要经常测量血压吗?
血压过高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造成器官局部出血。血压过低意味着血流速度过慢,不能及时运输各种物质。
所以,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不正常。什么样的血压是正常的的呢?
每人的体质不同,正常血压的范围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者舒张压高于90mmhg认为是高血压;将收缩压低高于90mmhg或者舒张压低于50mmhg认为是低血压;
2、脉搏与心率
心脏跳动时,引起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
在哪儿可以感受到脉搏
脉搏有心跳引起,所以它的次数应与谁相同
我国中医还可以根据脉搏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足见我国中医的神奇。
不一样。水流越大,水管子的硬度越大。
学生回答: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单位为毫米汞柱。
生活中也可以用各种电子测压计测得。更方便。
手腕桡动脉处。
心率
利用生活知识加强知识的直观性。
反馈矫正
应用反馈。
出示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调查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学习误差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交测试情况,及时找出共性不足,当堂辅导。
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测并提交。
2.听老师讲解,再次学习薄弱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及时反馈,检查达标情况。
2.典型问题再教学,照顾了全体学生。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二、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
(动脉血)
—→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二、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1.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2.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3.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4.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140/90mmHg
5.低血压:血压经常低于90/50mmHg
6.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