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温故知新
1、三大改造的领域范围
2、三大改造的实质
3、三大改造的意义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人多年来的追求。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如何建设?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建国老人的四则日记,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日记一 在我7岁的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宏伟蓝图。”
⑴ 结合日记和课文回答日记一写于哪年,其中的“这次会议”
指哪次会议?材料中认为 “这个会议开得好”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1956年。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八
【中共 大绘蓝图】
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日记二 我对于9岁这一年格外难忘,村里先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漫画。没过多久村里又把我家煮饭的铁锅拿去炼钢了,还说要实行人民公社,以后吃饭都不要钱了……
⑵ 日记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开展了什么运动?是怎样出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激情岁月酿失误】
探索失误(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中共八大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但是由于迫切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又缺乏经验,我国的探索开始出现了失误。这个失误还要从一个路线说起。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史料1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速度问题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
史料2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
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总路线在强调什么?
“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1958年国庆节,天安门前由钢铁工人组成的游行队伍。
大跃进
工业方面:大炼钢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探索中的失误(2)
工业方面:大炼钢铁
小高炉群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生态环境。
农业方面:虚报产量(浮夸风)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加入人民公社后,人们敞开肚皮享受着不花钱的饭菜,有人说:“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饭后上工,社员在地里拿工具懒洋洋地什么都不干,邻居大婶还说:“别那么卖力了,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吃的都一样。”
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探索中的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
原因:①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②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①调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
面对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中央是如何调整的呢?
①缺乏建设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原因:
启示:
中共八大开启了探索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却为何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这样的失误呢?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
通过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繁荣的新局面。但这样的场景却没有维持多久,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日记三 在我17岁那年我加入红卫兵,开始“破四旧”写
“大字报”,打倒“资产阶级当权派” ……
砸校牌
毁文物
批斗彭德怀
⑶结合日记三和课文说说“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生的?期间我国发生了哪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带来了哪些危害?
1.原因:
2.时间: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1976年10月
批斗彭德怀
*
*
大字报满天飞
*
*
刘少奇(1898-1969)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叛徒、内奸、工贼
罪名:
(刘少奇案)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4、粉碎 反革命集团
(九一三事件)
林彪
张春桥
“四人帮”
江 青
姚文元
王洪文
(“文革”结束的标志)
5、粉碎 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江青
6、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7、教训:
【艰苦创业铸辉煌】
日记四 我们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尽管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在党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时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英雄模范人物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像“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等。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⑷将日记内容补充完整。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助人为乐、爱国爱民
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热爱人民、鞠躬尽瘁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1.成就:
①工业方面: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意义: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③交通:兰新、兰青、包兰铁路的建立。
④科学技术: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1973)、人造地球卫星(1970)、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7)。
在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虽然出现种种失误,但取得的成就也不少,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成就。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成就
意义: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
大革命”
课堂小结
2.失误
1.良好开端
1958年“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中共八大
时间
主要任务
意义
成就: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模范人物: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3.成就和
模范人物
1.下图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你能简单分析一下各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吗?
合作探究
1.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D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