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 (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 (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3 17: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3.金色的鱼钩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辨析多音字“和”,理解课文中生字的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 (重点)
3.和同学交流最让人感动的地方。(难点)一课时明确目的检查预习认读生词
青稞 搪瓷碗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生锈 鱼饵 奄奄一息辨析多音字

huó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组词:和面。
检查预习1.老班长是什么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对他的介绍。
(第二自然段)
2.朗读第二自然段,问:从这一段的介绍中,你发现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从年龄上看,正值壮年;从外貌上看,十足的老人;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是个和蔼的人。)
初识老班长初识老班长1.画出句子:课文除了这一段外貌描写,更多的是对老班长的言行的描写。请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老班长做的事,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说的话。
2.朗读画出的句子。
3.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一定有了对老班长更深的了解,说说看。走近老班长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看上去是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走近老班长过草地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走近老班长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走近老班长 课文主要写老班长为三个病号做了一件什么事?
挑选和钓鱼喝汤有关的描写中你最有感触的几处地方,一句一句慢慢读,细细品,质疑、揣测,尝试着走进老班长的内心世界。
走进老班长走进老班长畅谈课题: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首先,鱼钩有些生锈,带点红色;其次,这个鱼钩凝结了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金子般的,所以叫金色的鱼钩。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贵品质的深情赞颂。
 总结升华板书设计课时作业一、 朗读句子,感受品质。
1.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这句话是对老班长的( )描写,这句话是在他没吃鱼被小梁发现的情况下说的,是对小梁的( ),也是对他的( )。说这话时,老班长的表情是( )的,心情是( )的,他唯一关心的是( )能不能走出草地,自己能不能完成党交给的( ),表现了老班长的( )的崇高品质。语言要求批评严厉着急三个小同志任务忠于革命、舍己为人课时作业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毛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两句话都是对老班长的( )描写。第一句话写的是三个小同志不吃鱼时的( ),第二句写的是三个小同志吃完鱼后的( ),体现的是老班长( )的品质。神态严肃欣慰关心同志、舍己为人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