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考综合性学习题及热点作文素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考综合性学习题及热点作文素材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3 23: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抗击疫情中考综合性学习题及热点作文素材
1.口语交际:进入今天的学习前,我们先聊聊口罩那点事儿:

(1)前两天,小白小文发现小区门口新挂了标语(如图)
小文说:这标语看着真不舒服。
小白说:我看挺好的。
对这样的标语,你的看法是____ _ _____ (4分)
(2)后来,小文看到一则新闻: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小文问了好多人,仍然不明白意思,后来查了资料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原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分)
小文还看到了日本另一个捐赠物贴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小文明白,来自《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小文弄不明白的是,捐赠者为何不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而选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小文把这个标语发给了小白,两个人聊起来。(5分)
小文说:值此疫情,日本方面将这两句偈语作为标语,赋物以情,恰切厚重。
小白说:疫情当前,你这学霸都看不懂,我看还是“乖,戴好口罩”这样的标语妥当。
小文说:话虽如此,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对比标语,能引发你什么思考________ _ __


2. 焦点访谈:
这几天大家一定特别关注新冠肺炎的疫情新闻吧。有人说,“在疫情时期,口罩突然变成了一面镜子。”请结合下面新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新闻一】近日,在山西太原开往运城的D5319次列车上,乘警霍恩堂发现一位老奶奶没有戴口罩而是用衣领掩住口鼻时,他毫不犹豫拿出一份自己的备用口罩,安慰道:别急,有我们在。
【新闻二】2月4日,沂水县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田某义。经查,犯罪嫌疑人田某义1月26日从网上购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假冒“飘安”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准备对外销售牟取非法利益时,被民警查获。目前,犯罪嫌疑人田某义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三】几天前,巴西华侨筹集到了2万只N95口罩,但因捐赠手续报关繁琐,一时无法快速送出。温州女子刘女士,在机场举牌求助,让人带回国内。







3.看图说话







下面两幅画比较特别,一幅是蒙娜丽莎戴口罩,另一幅为李文亮医生戴口罩,仔细观察他们戴的口罩,写出创作这两幅画的目的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口语交际:
(1)【标语特点+标语目的】
观点1.觉得好,接地气,简单明了,话糙理不糙。“呼吸机”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病危的人躺在病床上输氧的画面,非常强烈 表达出不戴口罩的严重后果,能起到警醒的作用,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
观点2:觉得这样的标语虽然表达出不戴口罩的后果,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但是不仅内容粗俗,而且带有恐吓、歧视、诅咒,与现代社会的文明不匹配。
(2)山川与河流不在统一国界,月光与清风来自同一天空。虽然身处两地,但是悲喜相通。
(解释:风:有声讯相闻的意思。事相知。风:有悲喜共情的意思。情相通。你的遭遇我知晓,你的欢喜和苦楚我都能感同身受。)
《诗经》重叠复沓,虽然三句话核心意思相同:兄弟团结互助,共荣杀敌。但是第三章,“甲兵”指的是物资装备,与其所捐赠的口罩等防疫装备更贴切,同时“与子偕行”这句指的是一起行动,也与增资救急共同战“疫”相吻合。
(3)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汪曾祺】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
语言表达的艺术
语言背后的学养与态度
语言背后的教育等思考
还可以从标语横幅张挂在哪里?制作者是谁?目的是什么?宣传的受众是那些人?
2. 新闻看法:结合新闻谈自己的观点即可。
3. 看图说话:
蒙娜丽莎戴口罩:用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给蒙娜丽莎创意加了口罩,意在宣传:疫情之下提醒大家务必要戴口罩。
李文亮医生戴着有刺绳的口罩:(相框:悼念李医生 刺绳:被禁言,被防口的愤慨)。
李文亮医生的口罩上满是荆棘,迫使他缄口不言,因为说话就会被刺伤。这幅图暗指李文亮在提醒疫情爆发后被进行告诫这一事件,表达作者对某些压迫事实和真相的做法的讽刺和愤怒。

2020年中考热点素材积累

一、可用的句子
1.青山一道同云雨。(王昌龄)
运用示范:2020年,一场新冠病毒肺炎席卷武汉,也让全国上下绷紧了神经。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心系武汉,各地人民踊跃捐赠,谱写了一曲“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壮歌。
2.山河异域,风月同天。
运用示范:抗疫无国界,患难见真情。湖北疫情发生后,日本积极捐赠中国医疗物资,其中一款医疗包上,写着“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这八个字源自鉴真东渡的典故,见证了千年前中日友好的历史。如今,面对中国湖北疫情,日本出手相助,相关新闻也冲上中国网络热搜,彰显了国际友谊,也说明抗疫无国界,患难见真情。
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
运用示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面对武汉突发疫情,全国各地组织了多只医疗队,奔赴前线;举国上下捐赠物资,运送到湖北支援抗疫工作。当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就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跨不过的坎。
4.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运用示范:面对疫情,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李兰娟院士连续加班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各地医疗志愿队飞往湖北连续作战……原因无他,只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而生命重于泰山。
5.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孙子兵法》)
运用示范: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定能够度过疫情肆虐的寒冬,迎来欣欣向荣的新春!
6.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跨不过的坎。
运用示范1: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运用示范2: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跨不过的坎。有全国人民群策全力、众志成城,疫情终将被战胜。我们坚信,冬天再酷寒,春天也会如期到来。
7.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南方周末》)
运用示范: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能坚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线,待到春暖花开疫情消散时,你我便能毫无愧疚地坦然相见。
8.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却看得见你美丽的眼睛;我看不见你甜美的微笑,却看得见你忙碌的身影。(《天使的身影》)
运用示范: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却看得见你美丽的眼睛;我看不见你甜美的微笑,却看得见你忙碌的身影……面对疫情,你们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二、可用的典例
1.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不顾风险、“最美逆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他们,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改编自人民日报评论)
2.逆行而上、负笈前行的建设者
面对疫情,武汉在短短几天内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堪称建筑奇迹。而奇迹背后,有无数逆行而上、负笈前行的建设者。他们当中有在大婚日子“逃婚”参与援建的袁绪强,有在工地连续度过19个春节依然第一时间请命参加会战的蒋桂喜,有通宵达旦第一时间拿出医疗废水处理技术方案和图纸的彭冠平,还有还有4000万一直在线、为建设加油鼓劲的“云监工”们。(改编自钱江潮评)
3.“土味宣传”筑牢农村疫情防线
“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这些农村“土味”横幅,通俗易懂,话糙理不糙,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既可以缓解大家对疫情的紧张情绪,也能达到呼吁群众自觉做好防疫的效果。(改编自西安网评)
4.担当给人带来无限的勇气和希望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的这段视频刷爆朋友圈。简短有力的一句话,字字铿锵,是一种担当,带给人无限的勇气和希望。(改编自金羊网评)
三、青年之光
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正在进行冲锋在前的战士里,有不少青年人的身影他们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中国青年从来都是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色他们是青年之光驱散着疫情霾云。
01“富有青年”郝进
“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听说疫情紧急、口罩紧缺,90后小伙郝进捐出了1.8万个口罩。28岁的郝进是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镇黄河村的一名村民,一年前,他在广东的一家口罩厂打工,后来因为工厂经营不善无法为其支付薪水,便给了郝进2万只口罩抵2万元的欠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郝进向村里无偿捐出了剩余的1.8只口罩。此前曾有不少经销商打电话想从他那里“进货”,但都被郝进婉拒了。疫情爆发以来,口罩被很多网友戏称为“奢侈品”和“紧俏品”,但是郝进觉得他自己不能够在这种时候来赚这种钱,便在除夕那天决定将自己剩下的口罩全都拿出来。
02“拼命青年”宋英杰
“我年轻,我扛得住,这些事情让我来”,是90后宋英杰的口头禅。自1月22日,湖南衡山县发现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以来,防疫工作压力格外大。宋英杰是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除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去东湖收费站增援。宋英杰的家人说:“大年初一那天,宋英杰接到单位疫情值班通知,便赶到40公里外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起在岳临高速东湖收费站,为过往人员检测体温。”返岗之后,宋英杰每天都会在高速路口收费站值班,并负责单位医疗物资分发。2月3日,因劳累过度,宋英杰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03“积极青年”卢青云
寒假期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00后志愿者卢青云原本在中建安装实习,疫情爆发后,公司选派员工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在施工现场,卢青云处处冲在最前面,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做。工友介绍,即便是在吃饭时,卢青云也不会离开工地,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捧着盒饭吃。午歇时,他还主动加班,有时实在累极了,就地坐下小憩片刻,地上脏兮兮的,他也毫不在意。从1月28日到2月9日,卢青云坚持了13天,亲眼见证了医院拔地而起。“看着雷神山医院从无到有,感觉就像自己种了一棵树,看着它从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那种成就感,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卢青云说。?

04“宝藏青年”华雨辰
90后音乐教师华雨辰在疫情期间,除了在线上课,,还干了不少“兼职”。疫情发生以来,她既干着老本行,改编了“防疫版”《健康课》,教小朋友防疫知识,也参加过爱心车队,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她还协助过二七桥、天兴洲大桥、北湖收费站交警过检往来车辆,也担任着青山区方舱医院的义务播音员,就连搬运物资的苦力,她也干得十分来劲儿。华雨辰让我们不禁想起网上那个经久不衰的造句句型:“不会装卸的播音员不是好老师”——尽管她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四、可读的文章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2020-02-25 09:29:20?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一些讨论。其实,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灾疫无情,人间有爱。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而这份力,有的几乎是个人的全力,这是真正令人动容的地方。很多人听罢落泪,很多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对此类爱心行为的传播,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要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
  话说回来,感动的同时,怎样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有学者认为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就是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发完成的资金向需要帮助的人流动的过程。在许多人眼里,这“第三次分配”就像是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是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因此,无论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前来捐款的老人劝都劝不住,怎么办?对于主动献出的爱心,总不能强制退回吧?同时,又该怎样准确识别一个人的捐赠符合其收入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工作人员的洞察、劝说,而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老人不时之需。再比如,捐赠机构是否可以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更应该被珍惜。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大能量的方式。
  其实,当我们讨论“老人捐款该不该收”、倡导“力所能及的慈善”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今天,当物质极大丰富、收入普遍提高,怎样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同时进一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课题。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俗话说“危中有机”,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更深入的思考、更务实的举措,或许就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始。(彭 飞)
曙光初现,仍不可“任性”
2020-02-25 09:29:20?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按照分级分区精准防控原则,一些城市部分商业场所陆续恢复经营,这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在个别恢复营业的商场、集市、茶馆、饭店,人员大量聚集,还有一部分人不戴口罩,不做任何防护。相关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后,人们看得心惊肉跳,纷纷留言表达气愤之情。
  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令人惊诧和气愤?因为现在还没有如此任性的理由。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虽然出现积极向好趋势,但并未迎来期待的拐点,湖北和武汉正处在总攻决胜的关键节点,湖北以外的一些省份每天还有一定的新增确诊病例。即便是已经多日清零的地区,也会冷不丁冒出新增病例。再看国际上,多国多地出现确诊病例,而且不断增加。我国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头,稍有放松,就可能造成疫情再度扩散乃至反弹。对此,中央多次强调,医学专家们反复提醒,可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或者只听上半句、不听下半句,由此产生上面的这些任性行为,这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些人可能还有自己任性的“道理”——从农历腊月底到现在一个月了,一直待在家里,没怎么出过门,也没能跟朋友聚会,憋得太难受了。好不容易等到形势向好,特别是在一些中、低风险地区,既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了,一些人心便“大”了起来,赶紧去聚餐、购物、打麻将,甚至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恨不得把因为疫情而“失去”的一切补偿回来。
  坦率地说,这种心态和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妥当、不可取的。如前所述,疫情还没有迎来拐点,防控工作总体上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病毒来源、潜伏期、症状表现、变异可能性等关键问题都只是初步认知,药物、疫苗研发刚刚在路上。在没有找到根本性预防、救治的医疗手段之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都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而且,上述那般任性的放松行为,十分对不起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巨大付出。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及救治,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看到的曙光,是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经过生死奋战得来的,是成千上万企业紧急生产加班加点抢来的,是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多措并举争来的,是多少城市多少乡村多少社区多少人们自我隔离拼来的,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守望相助迎来的。多名医务人员、民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因为抗击疫情牺牲在一线,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的家人……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价,才使疫情得到初步遏制,才让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样来之不易的成果,岂容个别人的任性行为给毁了?
  对于人的健忘,人们常批评说“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过,更可悲的是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痛。减少不必要外出,少聚集聚餐,不扎堆,做好防护和消毒……这些行为习惯,在现阶段仍要广泛坚持。不人挤人、人挨人,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遮掩,勤洗手,多通风,必要的聚餐和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这些好习惯不仅现在要养成,而且要终身遵循。为了每一天都能安心地出门、自由地呼吸,每一个人都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置公共卫生安全于不顾的任性行为,现在不应该有,将来任何时候也不应该有。
  我们看到,在上述任性般放松行为受到社会关注后,相关地方及时发布通知予以纠正,或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罚。应该说,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为的要求与倡导是及时的。在统筹“两线”作战时,公众个体要自律,相关部门也要适时予以必要的管理、服务和引导,把疫情防控抓实抓细抓到底,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马洪超)
“宅”运动也是有益的防疫教育
2020-02-25 09:29:20?来源:?北京青年报

  “抗疫”期间,一场由厦门二中学生参与的线上平板支撑大赛人气爆表,引得四万人围观直播。这是近日由厦门二中老师李涛策划的一场“厦门二中网络运动会暨平板支撑大赛”,目的是积极配合“抗疫”,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同学们在家也能很好地锻炼身体,顺便也看看哪些同学能够“撑”霸校园。 (2月24日《海峡导报》)
  “抗疫”期间,学生只能“宅”在家中,而全国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上“网课”了,这对学生的视力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宅”的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垮掉。因此,适当的锻炼是不能少的。况且,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宅”在家中更需要锻炼。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这是个问题,毕竟一方面许多学生平时锻炼的热情就不高,且在家中,监督力量不强,学生自觉性也欠缺,许多学生会以场地、器材不足等理由推托;另一方面,老师也无法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能有许多学校、许多老师会有自己的方式,但组织网络运动会是一种创新的方式,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四万人围观直播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了。
  网络运动会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其一,与直播挂钩。“空中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虽然学生和老师有互动,学生回答提问也能够“出场”,但“出场”的次数太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空中课堂”与以前的“一言堂”没有多大的区别。而网络运动会,是将视角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也有当“网红”的感觉;其二,围观就是力量。学生喜欢被围观,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的围观,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会被激发,且会成倍地放大,谁不想被万众注视呢?
  网络运动会要想办得好,不一定办成全校性的,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不一定是传统项目,只要能够充满趣味性、安全性,又能够因地制宜,再加上表演性质的,学生往往都喜欢参与。学生也可以在客厅中运动,也可以在家的边上。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锻炼,能产生最大的健康效益。许多教育专家建议,“宅”在家中,不必过多注重教学进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体育运动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最为关键的。
  生命在于运动,“宅”在家中,不能一动不动,也要进行“宅”运动。当然,组织的网络运动会,可以灵活多样,时间上可以是两周或三周一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只要多些趣味性,只要多些互动性,想必学生是很乐意参与这样的网络运动会的。(前溪)
守望生命,守护医者仁心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0-02-24 20:06
作者:成山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抗疫斗争。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截至19日,全国共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对于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送去叮嘱与关怀。致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力量与信心。
  医者仁心,火线驰援。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一线医务人员把人民装在心里,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他们常常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不辞艰辛。因为整天戴着口罩、护目镜,脸上会勒出深深的痕迹,甚至出现压疮、皮肤破溃;因为要节省防护服,穿着尿不湿工作;因为有大爱,他们事无巨细地救治照顾老人小孩……他们中,有人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但他们始终坚定迎难而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守卫着生命与健康,守卫着湖北,守卫着武汉。
  守望生命,亦有生命致敬。这场战“疫”中,人们感恩于这些可爱的医务人员。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一位3岁的小患者治愈出院,向陪伴救治他的护士鞠躬致敬。同样,这一场景百余年前也出现过。这个被誉为跨越百年的致敬,让人热泪盈眶。将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务人员,是一种信任,而这也是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
  抗击疫情以来,医务人员以生命相托的使命出征,战“疫”在第一线。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医务人员依然面对着未知的风险。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他们才能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一方面,要保障到位,不论是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还是心理防护、日常轮休等都应全方位保障好;另一方面,要提升薪酬待遇,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以及提升医务人员党的荣誉感等;第三,要解决后顾之忧,帮助解决医务人员家中老幼照护等、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此外,还有一大批医务人员坚守在广大城市乡村的抗疫一线,他们同样是这场战“疫”中的英雄和中坚力量,也需被关注到。切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医务工作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守护他们的医者仁心,也是守望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要与一线医务人员站在一起,同他们携手共进。无论在疫情的关键期,还是在日常图景中,他们,始终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成山)
科学文明地对待野生动物(新时代新步伐)
蒋爱伍
2020年02月25日05:2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对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学家们相继在蝙蝠和穿山甲体内发现了相似的病毒,因此推测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成为当前全民热议的话题。
  其实,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并不只有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历史上造成人类死亡数量最多的传染病——鼠疫,就与啮齿类动物及其身上的寄生虫鼠蚤密切相关。野生动物是许多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的自然宿主,由于它们自身具有抗体,因此可以与病毒和谐共处,并不会导致病情的发生。
  野生动物携带的疾病传染给人类,往往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之一就是食用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动物的处理过程,这已经成为野生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的最重要途径。我们可能已经忘记,2003年我国确诊的首个非典型肺炎病例是名厨师;2019年我国被确诊的多例鼠疫患者,就曾经剥食过野兔或旱獭。从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看,有专家也推测疫情的发生可能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曾几何时,食用野生动物已经由我们老祖宗果腹度日的无奈之举,变成了一些特权阶层追求的时髦生活方式。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最近的调查,32%的人在最近一年内见到过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除了炫耀自己的特权和富有之外,有些人喜欢食用野生动物,是因为相信野生动物会更加美味和大补,能够让自己健康。然而,无数的研究早已证明,野生动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其它肉类并无显著差别。另外,我们最近还在野生鸟类体内检测出了较高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大量摄入这些残留的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幸好,经历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食用野生动物的风险,并在将来能自身拒绝并劝阻家人或朋友食用野生动物。
  疫情当前,因为对野生动物知识缺乏正确了解,许多人相应地对野生动物产生了恐慌心理。对于最早被确认携带新冠状病毒的蝙蝠,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害虫”之一。一些地方开始消灭小区或家里出现的蝙蝠,有些专家甚至使用了“生态灭杀”这样的极端字眼。自然生态系统犹如一张大网,每一种生物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生物之间的联系就像是连结网的线,因此每个物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像蝙蝠,虽然是多种病毒的携带者,但在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蝙蝠是除鼠类之外的第二大哺乳动物类群。全世界估计有1200多种蝙蝠,有的蝙蝠以昆虫为食,据研究,食虫蝙蝠仅对全球玉米虫害控制的贡献每年就高达10亿美元。有的蝙蝠以植物的花和果实为食,但同时也会帮助果树授粉和传播种子。此外,蝙蝠也是重要的仿生学研究对象。因此,对待野生动物需具备科学的眼光和生态学的思维,不能简单地一杀了之。
  我们已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要求我们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这次疫情充分暴露出一些管理部门和公众缺乏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知识和生态学的系统思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和相关专家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在社会普及野生动物的一般知识。在今后还需要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相关的内容,培养未来接班人具备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
  我相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会是最后一个由野生动物引起的恶性传染病,但是只要我们遵循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规律,普及相关的科学的知识,以后其它的传染病一定不会像新型冠状病毒一样在神州大地任意肆虐,人民生活也会安康!
用心、合力,提振信心(新语)
杨??暄
2020年02月25日05:1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政策有了,接下来的落实很重要,应当始终保持细心、贴心、耐心,为企业复工、行业复苏提振信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整个文旅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各大景区谢客、节庆活动取消、旅游客运暂停、文博场馆关门、电影院线停业……这个关乎“诗与远方”的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以此对照,当前文旅行业“不一般”的承压,可见一斑。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文旅行业开始了有序平稳的复工复产,各地各部门也因地制宜推出了许多措施,涵盖财政、金融、税收、社保等方方面面。政策有了,接下来的落实很重要,应当始终保持细心、贴心、耐心,为企业复工、行业复苏提振信心。
  精准,让施策见实效。文旅行业门类繁多,横跨多个领域,覆盖巨大人群,涉及不同的管理部门,政策在落实中尤其需要细心、谨慎,不搞一刀切、大水漫灌,而是应将扶持措施“滴灌”下去、浸润进去,找准痛点难点,解燃眉之急。
  服务,让政策有温度。既然是扶持政策,就要做好“扶持”二字的文章。眼下疫情未过、天气犹寒,管理者在推进政策落地时,态度更温暖些、考虑更细致些、沟通更深入些。更贴心的政策,更有生命力。
  耐心,让政策见长效。整个行业正在承压,政策出来后,企业急着想出业绩,管理者急着要见成绩。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注意长短结合,不能只有短跑、“急行军”,还可将视线放得更长远。文化和旅游行业有其自身规律,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耐心和耐力,能够呵护行业“解冻”和健康发展。
  疫情,就是一次大考。应考期间,文旅行业还不妨来一次“内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中也存在一些乱象和不足。不怕有问题,就怕无视问题。这次暂停,就是很好的反思期,整治弊病、抖擞精神,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探索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推动行业的升级换代。而这,需要从业者们更加用心,合力完成大考,迎接春暖花开。
生机勃勃,就是中国的样子(望海楼)
■?杨?凯
2020年02月25日05:2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江南北,复工复产有条不紊;神州大地,春耕备耕不误农时。当前,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同时,中国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2月23日,在一场极为关键重要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鲜明指出,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所以中国“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传递出强烈的中国信心。尽管疫情暂时延缓了发展脚步,但阻挡不了中国人向更美好的未来奔跑。
  不可否认,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将会带来人口加速流动和人员相对集中。这可能加剧外界对中国疫情的担忧。的确,在已经复工的企业中,发生了个别员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但是,就总体而言,安全和有序始终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貌。
  这首先是因为最高决策层从实事求是出发,对全国进行了分区分级精准施策。这一策略根据各地疫情形势,划分高、中、低三种风险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取向,既避免疫情发生可能的扩散,也使得较低风险地区可以尽快全面恢复秩序。目前,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等途径,许多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已经开始返岗复工。在企业层面,一系列迅速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对冲了压力。各地前期因严控疫情所导致的人流、物流堵点也正在迅速打通。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单位,在安全复工方面都采取了相当严格的防控管理措施。远程办公、视频开会、错峰上下班,在当前阶段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充分灵活性。防疫物资产能得到优先保障,疫情刚刚发生时,中国口罩日产量不到2000万片,而最新消息显示很快可以达到日产上亿。各种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在极短时间内倍增,让人们有了比较充分的防护手段,更为整个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生产出了一道坚韧防线。如果疫情不幸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那么这样的产能保障对全球将非常重要。
  这次疫情,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病毒没有国界线的概念,国际航班、海上邮轮都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载体。对此,人类不应画地为牢、取消交往,而应同舟共济、携手应对。世卫组织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国抗疫行动对世界所作的贡献,中国对日本等国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援助同样心存感激。
  对全球产业链而言,今天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疫情短期冲击中国经济,对世界同样产生负面影响,而中国越早重回正轨,越利好世界。中国人民今天所付出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实际上对全球经济稳定不可或缺。
  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发展经济,中国人民都怀有必胜的信念,因为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却从未被磨难压垮过。
  大约60年前,中国战胜了来自血吸虫传染病的威胁,毛泽东为此写下著名的诗篇。他抒发人类战胜疾病的乐观——“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他更赞美人类通过劳动追求美好的勃勃生机——“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今天,面对更大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中国人民依然挺身向前。
  愈挫愈勇,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生机勃勃,就是当代中国的样子!
警惕这种“人造病毒”传播
吴黎明
2020年02月25日08:05??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人民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超过一个月。就在人们与这一高传染性“流氓病毒”搏斗最胶着、最吃劲的时候,一种“人造病毒”也在世界上一些地方浮现、传播——歧视华人与亚裔的“新黄祸论”沉渣泛起,对中国抗疫措施说三道四,歪曲抹黑……
歧视体现在,少数人将“中国”“中国人”“华侨华人”与“病毒”简单粗暴地画上等号,一些戴口罩的亚裔人士在海外街头遭到辱骂和殴打,西方个别媒体别有用心地使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之类字眼……这种无良知、非理性观念的做法,是重走种族主义的老路,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耻辱。
历史殷鉴不远。二战的苦难历史昭告世人,种族主义给人类造成的苦难永远不能忘。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反对种族主义的共识。种族歧视这根国际伦理“红线”不能践越,否则便是历史的倒退、文明的倒退。也正因如此,面对种种歧视与辱华行径,一些媒体和有良知的人们看不下去。半岛电视台评论说,随疫情而来的种族主义比疫情本身更危险。美国《华尔街日报》数十名工作人员日前签署联名信,要求该报就《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一文所引发的强烈负面影响正式道歉。
偏见体现在,少数人借题发挥,歪曲抹黑,把中国防控措施“政治化”。少数国家过度反应,一听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便立即对华竖起“隔离墙”,其措施远远超出世卫组织建议;少数人攻击中国防控疫情的举国体制,对离城通道关闭、封闭管理村镇社区等说三道四,甚至上纲到诋毁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少数西方媒体更是见不得有人为中国说公道话,甚至在记者会上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一再刁难。
偏见遮不住公道的阳光。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抗击疫情,其中很多措施都超出了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和世卫组织的建议。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从一开始就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开展国际合作,努力阻止疫情向全球扩散。公道自在人心。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发电或发函,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几十个国家政府和人民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对于这些善意与实实在在的支持,中国人民铭记在心。
在深度交融的全球化时代,疫情防控是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打造铜墙铁壁。歧视与偏见犹如病毒,只会侵蚀国际社会的防控之“墙”。谁是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新冠病毒,而不是我们的同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当口,我们需要的是补台而不是拆台,是理性公正而不是以邻为壑。一座城市生病了,一些人有了暂时困难,最需要的是“风月同天”,是“与子同袍”,而不是借题发挥、借机生事。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孤立歧视、落井下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当前,病毒肆虐,中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理性与合作,更呼唤良知与温暖。奉劝少数人早日摘掉有色眼镜,尽快抛弃歧视与偏见,不要沦为新冠病毒的帮凶。
传承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记臣责任编辑:乔楠楠
2020-02-25 13:100
井冈山斗争是革命先辈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重要源头,红军艰苦朴素的故事比比皆是,为我们留下了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朱德扁担”的故事在井冈山广为流传,“朴素浑如田家翁”的朱德经常身穿破旧军服,穿着草鞋,同当地群众一起犁田,与战士一起种南瓜,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伙夫”。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特别反对生活搞特殊。有一次,他得知后勤部门用伙食费买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想给他改善生活,立即把负责人找来批评:“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里,官兵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责令其把鸡和牛肉送给医院的伤病员吃。红军指挥员的模范行动向官兵们一点一滴地诠释着共产党人和红军将领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效影响和带动了革命队伍优良作风的养成。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从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油盐柴菜钱,仅这五分钱还要节余一些“伙食尾子”,一律相同地发给每名红军官兵作为零用。这在当时与旧军队制度形成鲜明对比。红五军党代表滕代远有一次到基层连队,在餐桌上看到为他准备的鸡蛋便说:“战士们吃野菜、咽糠饼,我为什么要吃鸡蛋呢?”接着,他给大家讲述毛委员、朱军长如何处处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最后,滕代远提高了声调:“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广大穷苦大众谋利益的,和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应该做到上下平等、官兵一致。”红军指挥员的言传身教,有效激励了官兵的革命热情,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对建设一支拖不垮打不烂、英勇顽强的新型人民军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困难压顶不弯腰,艰苦奋斗渡难关。井冈山会师后,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对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井冈山的斗争非常艰苦,冬天许多官兵穿的是单衣,晚上盖的是稻草。为了解决食盐的困难,井冈山军民把老墙土刮下来泡在水里,熬成又苦又涩的硝盐食用。小井红军医院为了克服医疗物资奇缺的困难,医护人员自己上山采集金银花、紫金牛等草药用于伤病员治疗,还自己制作镊子、探针等医疗用具。没有消毒水,就用盐水或者石灰水消毒,甚至做截肢手术只能用普通的木工锯,而且没有麻醉药物。红军师长张子清受伤,战友们看望他时会带点食盐以清洗伤口,可他舍不得用。当医院消毒用盐告罄时,张子清把珍藏的食盐捐出,而他自己却因为没得到很好的消毒治疗,伤势恶化不幸牺牲。英勇的红军以难以想象的顽强意志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在践行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中体现初心使命。从井冈山走出来的杰出英雄群体,在后来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发出斯诺笔下的“东方魔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1950年3月,访问苏联后回国的路上,毛泽东在沈阳同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人谈了一次话,对一些人的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提出严厉批评,指出“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做表率”。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强调艰苦奋斗,用“酸菜里面出政治”这个质朴而深刻的道理,阐述了艰苦奋斗对我党我军的重要性。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担当意志,还要有强烈的攻坚精神,从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切实发扬好在风雨兼程、艰苦奋斗中形成的自强不息、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可贵品质,聚焦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隐患漏洞,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