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自学质量检测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新中国的诞生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表达的含义是,新中国成为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
5.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7.《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五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9.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标志是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香港回归祖国
11.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4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A.人民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 D.朝鲜统-战争
12.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大炼钢铁运动
13.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 不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14.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6.“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17.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8.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20.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2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22.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生产合作社
23.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4.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地主和富农
占乡村人口不到10%
占有土地70—80%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乡村人口90%
占有土地20—30%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二、材料分析题:
26.回首历程,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从那以后,党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金冲及《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1952年“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全省粮食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6.42%。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1)分析材料二中贵州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的主要原因及其意义。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怎样的道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28.材料一:下图是一幅题为“农民从土地上爬起来了”的漫画。
材料二:1952年,甘肃天水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1亿公斤。较为1949年增长9384.5万多公斤,增长22.5%。人均产粮1949年的223.8公斤增加到1952年的254.96公斤,增长30.8%。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依据主要内容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9.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材料三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乎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著《毛泽东传》(1949~1976年)
材料四 2018年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韩朝边境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谈,就积极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协助支持半岛无核化达成一致,签署并发表《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朝鲜半岛不再有战争。
——中华网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当前朝鲜半岛形势出现积极变化,朝着政治解决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C2.B3.B4.D5.B6.A7.A8.D9.B10.B11.B12.B13.D14.C15.C16.C17.D
18.A19.D20.B21.C22.A23.A24.B25.B
26.(1)贵州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增长,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道路。
27.(1)文件:《共同纲领》。
(2)标志: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含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废除了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说明土地改革之后,粮食人均产粮迅速提高。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9.(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
(3)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反对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举动,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动联合国在维护半岛和平上发挥积极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