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4 13: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分析“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 ,奠定了战后世界 格局的框架。
②战后 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美国的敌视。
目的:
3、定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 共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冷战”。
4、表现:政治上:1947年3月, 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二、美苏“冷战”
经济上:实施 ,以扶持和控制__________,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军事上:1949年,成立______组织,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军事行动。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东欧八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亚洲五国:蒙古、_____、_____、 、中国。
2、苏东合作:政治上:苏联帮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上:1955年5月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6月正式成立___________。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__________结束后,初期变现为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阵营予以苏联为主的__________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__________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随着__________的解体而告结束。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消极影响: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例如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
(1)德国分裂:
背景①二战后,德国被 、 、 、 四国分区占领。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
和 。
(2)朝鲜分裂:
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 和 ,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 和 的局面。
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例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1950—1953)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特点: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侵越战争(1961—1973年)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年, 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 ,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结果: 。
(二)积极影响
①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合作探究】
“冷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请问,你是如何理解上述这段话的?又如何评价“冷战” ?





3、请回答教材120页学思之窗,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他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按时间顺序总结一下两级世界形成的步骤(主要事件)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无关的是( )
  A、西欧各国的普遍衰落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下列有关杜鲁门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B、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提供了依据
  C、使东欧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D、使美国全面推行霸权主义的宣言书
3、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向苏联和东欧进行经济渗透
  C、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D、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社会经济
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一些国家的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5、战后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不同 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不同 D、领导人的意志不同
6、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六个国家是( )
  A、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B、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C、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
  D、苏联、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
7、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都是为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8、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9、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 )
  A、地理位置 B、经济状况 C、文化背景 D、美苏“冷战”
10、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正义力量取得了胜利
  C、苏联势力局限于欧亚地区 D、古巴参与了“冷战”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据北大西洋公约:
  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材料二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考虑到由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武装攻击”来自何方?
  


(2)据材料一指出该组织的性质。
  



(3)根据材料二指出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学思反馈: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