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共 8 页)
綦江区 2019—2020 学年上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蜷.伏(quán) 莅.临(lì) 黄晕.(yūn) 咄.咄逼人(duō)
B.怅.然(chàng) 静谧.(mì) 嗔.怪(chēn) 人迹罕.至(hàn)
C.热忱.(chén) 汲.水(xí) 干涸.(hé) 怪诞.不经(dàn)
D.坍.塌(tān) 烧灼.(zhuó) 高邈.(miǎo)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嘹亮 决别 确凿 刨根问底 B.酬劳 吝啬 窘迫 不求甚解
C.禁固 狭隘 殉职 花团锦簇 D.菱乱 抽噎 怂恿 翻来覆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他喜欢帮助别人,并且从不张扬..,大家伙从心里佩服他。
B.节日中的古镇人声鼎沸....,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C.获奖的男女明星,个个都花枝招展....的,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成群的粉丝跟着。
D.郊外那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共 8 页)
①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了,我们拍手叫道:“一群蝴蝶飞起来了!”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温暖和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A.①借代 ②反复 ③比喻 ④排比
B.①借喻 ②反复 ③拟人 ④排比
C.①借代 ②排比 ③拟人 ④夸张
D.①借喻 ②排比 ③比喻 ④夸张
5.在下列 10 个词语中,选择至少 4 个词语写一段话。(50 字左右)(4 分)
淡雅 流淌 娇媚 花苞 狡猾 沐浴 小心翼翼 参差不齐 美不胜收 喜出望外
6.名著阅读。(6 分)
(1)《西游记》 中师徒四人共经历了( )难,其中最后一难的情节是:(2 分)
(2)著名学者郭沫若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其
意思是唐僧虽然是一个很糊涂的人,但还是可以教育争取的。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
辩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根据原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 分)
7.综合性学习。(8 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请与班
级同学共同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1)【创立班刊】班上准备办一期班刊,促进读书, 加强交流。请你为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
的名字,并为班刊再拟写两个栏目。
班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5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6 页(共 8 页)
栏目:①名人故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2)【读书交流】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兴趣,老师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向其他同学推荐一本自
己最喜欢的书,请你写出书名和作者,并写出推荐理由。(4 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7)《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
是: , 。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5 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7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8 页(共 8 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
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 ) (4)思而不学则殆.( )
1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学而时习之 ⑤吾日三省吾身 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④⑤ /②③⑥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9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0 页(共 8 页)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文中有一句话与这个句子的意思很相近,请
找出来,并说说你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4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文,完成 13-17 题。(20 分)
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
—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
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
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
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
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
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
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1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2 页(共 8 页)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
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
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
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
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
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
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
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3.选文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括。(4 分)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1)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2)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15.阅读选文中的画横线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写到皇帝在镜子面前转身子,扭腰?(4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3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4 页(共 8 页)
16.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
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
17.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大臣们会做什么?请你大胆想象,为
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 字左右。(4 分)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 18-22 题。(20 分)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
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
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是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
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
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
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三三两两的叶子便从藤架上飘飘扬
扬地落在庭院、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
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
有时一天扫了五遍,总还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
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5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6 页(共 8 页)
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
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
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
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
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这真令人痛惜。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
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
也就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
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
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
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8.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填空。(4 分)
初春时节,推窗望见碧绿的葡萄叶,我十分喜爱→暮秋时节,葡萄叶枯黄飘落,去年中秋,
葡萄叶更是早早凋落,我 →坐在葡萄架下,仰望簇簇摇曳的绿叶,我 。
19.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20.文中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7 页(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8 页(共 8 页)
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
飘扬扬地落在庭院、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21.阅读⑧段,说说你对“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的理解。(4 分)
22.阅读全文,谈谈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3.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平凡的人物,有与你朝夕相处的亲人、老师、同学,还有保安叔叔、
保洁阿姨、食堂大妈、快递小哥、卖菜大妈、打工兄弟等等,他们虽然平凡,但身上却有着美
好的品质,博大的情怀,值得我们敬佩。
请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
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A yùn B hǎn C jí) 2. B(诀别 禁锢 凌乱) 3. C 4. B
5. 略。(共4分。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只选1个给1分。选2个给2分,选3个给3分,选4个给4分,多选如通顺不扣分。)
6. (1)(1)八十一难(1分);通天河遇老龟,师徒落水,经书被打湿。(1分)
(2)示例一:我赞成毛主席的看法: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唐僧虽然有些迂腐,犯过不少错误,但他在去西天取经路上,历尽千难万险,但意志坚定,毫不动摇;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伤无辜;他不求名义,不贪财好色,是一个清心寡欲、品德高尚的人。
示例二:我赞成郭沫若的看法:唐僧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是非不明,一意孤行,固执己见;他生性懦弱,毫无本领,敌我不分,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他表面很仁慈,但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有观点1分,分析有理3分,意对即可)
7.(1)“班刊名称”示例:诗意长廊 含英咀华(2分,写1个,合题即可)
“栏目”示例:名人谈读书 佳作秀场 创作手记(2分,一个1分,合题即可)
(2)(4分,书名1分,作者1分,理由2分)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一)默写填空
8.(10分)每空1分,每空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1)断肠人在天涯。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归雁洛阳边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我言秋日胜春朝
(7)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马冰河入梦来。
(二)阅读(15分)
9.(4分,每小题1分) (1)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 (3)吃 (4)疑惑
10.(4分,每小题2分)
(1)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
(关键词:笃,切。译错一个扣0.5分)
(2)一国的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关键词:三军、夺、匹夫 。译错一个扣0.5分)
11. C(3分)
12.(4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分)。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1分,意合即可)。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优点)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1分,意合即可);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缺点)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1分)(意合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13. (共4分,各2分)皇帝和随员(大臣)们一起去查看骗子织新衣;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14.(共4分)
(1)(2分,意合即可)
“可怕”指皇帝担心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不够资格当皇帝,生动地表现了皇帝内心的惶恐,揭露了皇帝外强中干和虚伪的本质。
(2)(2分,意合即可)
“弄”这一个动作,与上文的“装”、下文的“系”等行为相互照应,生动地描绘了骗子装模作样的形象,从而对表现皇帝的昏庸愚蠢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
15.(4分,意合即可)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2分),这反映了他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本质(2分)。
16.(4分,意合即可)(1)“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2)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3)统治者(皇帝和大臣)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而腐朽,揭露了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丑行。(4)寄托了作者对人民大众和未来的信心。(4分,每点1分)
17. 4分,开放性试题,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
(二)(20分)
18. (共4分,每空2分,)痛惜不已;充满敬意
19.(共4分)
“怔怔地”:发愣、发呆的样子。“怏怏地”:不高兴、不满意的样子。如果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完发呆、不高兴的样子(2分),也就不能表现“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2分)。
20. (共4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葡萄落叶比作不能飞的蝴蝶,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葡萄落叶的形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葡萄落叶失去生命的惋惜之情(2分)。
21.(共4分)
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分)揭示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崇敬(2分)。
22.(共4分。意合即可)
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
四、作文(55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类 型 内 容 结 构 语 言 卷 面
一类卷(49—55分)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具体,中心明确,感情真挚 构思巧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 语言生动,通顺、连贯;用语准确,得体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不超过1个,格式规范
二类卷(43—48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感情真挚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连贯,用语较准确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不超过2个,格式比较规范
三类卷(38—42分)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感情比较真实 条理比较清楚,结基本完整 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字迹比较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4个以内,格式比较规范
四类卷(33—37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有感情 条理基本清楚,结基本完 语言基本通顺有3-5处语病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7个以下内,格式大体规范
五类卷(0—32分)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 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语句不通顺,有6处以上语病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注:(1)无标题或标题不完整扣2分;(2)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到3分为止。(3)书信格式不正确扣2分。
2018—2019学年上期中小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答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 ) 2.( ) 3.( ) 4.( )(每空3分)
5.(4分)
?? ????? ???????????
?? ????? ??????????
6.(1)(2分)
(2)(2分)
7.(1)(3分)
(2)(4分)
(3)(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10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
⑻ ,
9.(4分)
(1) (2)
(3) (4)
10.(4分)
(1)(2分)
(2)(2分)
11.(3分)
12(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3.(3分)
14.(4分)
15.(6分)
16.(4分)
17.(4分)
18.(3分)
19.(4分)
20.(4分)
21.(4分)
22.(4分)
四、23.作文(55分)
PAGE
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