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4 23: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大课题
物质的变化
课 型
学时
共 8 学时
本节内容
第4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第 4 学时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了解二氧化碳是具有的特殊性质。
3、组织学生经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的探究过程 。
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难点 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的观察和阐述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2、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难点】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勺子、玻璃片、蜡烛、火柴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估用时间)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一、引入
1、师: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师用白醋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生惊奇地欢呼。)
2、师:刚才玩魔术时用到了这瓶液体(出示白醋),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什么?
学生回答,随机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未知物品时应注意的安全常识:在不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不可以随便尝、摸,指导学生用“扇闻”。
安全常识;不可以随便尝、摸,指导学生用“扇闻”。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这里还有一包白色的粉末,它又是什么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请各小组从桌下取出材料,开始!
2、师: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
学生回答时,重点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的,如颜色,颗粒,气味,味道等,指导有序观察。
认识事物的方法:看标签和说明。学生通过对标签的阅读以及和其他小组的沟通,共同认识这两种材料。
教学环节 (估用时间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1、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引导学生猜测,教师追问,让学生说说这样猜测的理由,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
四、讨论混合的方法
1、师: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我们可能有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醋、小苏打、烧杯、勺子(教师依次出示实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
2、师:你们想到了哪些混合的方法?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们的方法和你们的一样吗?
3、师:白醋和小苏打分别放多少合适呢?都放完吗? 4、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你认为哪种最好?等会儿实验时,你们小组打算选择哪种实验方案?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学生讲到浪费材料的问题,随机点出,白醋与小苏打化合的比例大致以3:1为好,当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实验现象,可以把小苏打或白醋分次放入,进行观察。
5、师:哪些小组写好了?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待会实验时,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分工?谁记录?谁操作?……实验中怎样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请各小组讨论好之后派代表领取实验材料。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予以指导)
学生发言,说出不同的混合方法。
请各小组进行讨论,把选定的方案记录在《科学记录表》上。
五、学生实验
请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的多!
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产生的新物质是什么,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对新物质的探究过程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很重要。想象归想象,事实是事实,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气泡里是什么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还是空气?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火柴。是否支持燃烧,成为判定气泡里的气体是否是空气的简单判别方法。虽然不能解决是什么气体,但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认识、判别事物的方法。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化学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方法,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却体现了学生搞科学的精髓:材料放的顺序,多少,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
作业布置
天下通课时作业本第4课作业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化学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