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3 23: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将进酒
课型
新授
年级
高二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
体会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学习活动内容设计
自学内容:
1、李白的生平: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幼年生活饱览诗书。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这种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兼求仕的时期。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他赴长安,但他只被当做御用文人,狂放傲岸的性格也使他倍受权贵的排挤,李白政治理想破灭,上书请还。天宝三年春,李白被“赐金放还”,再次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这个时期他心情悲愤,但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天宝十四年,李白因参加李嶙幕府获罪,流放夜郎。次年,李白病死于当涂。
2.李白的思想性格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了。
3.李白诗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是典型的( )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嘯傲淩沧州”。他用大胆的夸张、奇丽惊人的想象,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秋浦歌》《蜀道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4.文题解析:《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将进酒,“将”的读音( ),意思就是( ),连起来解释就是( )。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5.背景了解:《将进酒》约作于公元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个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但此时正值李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金还山”。此后李白仕途失意,生活困苦,流离漂泊。
新知探究
1. 诵读,整体感知
诵读诗歌,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
【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