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
*
灯 笼
测试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fú) 除夕.(xī) 溺.炕(nì) 皎.洁(jiǎo)
B.繁.星(fán) 葫芦.(lu) 应差.(chā) 纯.洁(chún)
C.吩咐.(fù) 舍.茶(shè) 施粥.(zhōu) 鼓吹.(chuī)
D.灯谜.(mí) 油坊.(fáng) 官衔.(xián) 吹角.(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恐吓 繁星 领域 雪夜弛马
B.庭院 预备 孤行 珠玉金银
C.圆宵 仿佛 焰火 红灯高照
D.羡慕 潦原 灯笼 夜深星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
意。
B.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
很久听不到了。
C.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
D.2017 年度莱芜市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吴伯箫的家乡莱城区举行,
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
琳琅满目....。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 岁生
日。
D.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
B.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C.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
用意却不甚了然。
D.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简洁。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
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
月的沧桑,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二、填空题
7.根据提示填空。
(1)吴伯箫是山东莱芜人, 家、教育家,代表作有散文《 》
《北极星》等。
(2)文中“将军在挑灯看剑”指的是宋代词人 ,“霍骠姚”指的是西汉
名将 ,“唐朝裴公”指的是 。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 8—9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
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
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
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
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
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
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
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8.开篇说“火”,与“灯笼”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线句“如沸的繁星”中的“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9 四川成都武侯期中)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
蚕 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
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
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
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
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
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
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
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没吃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
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
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
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
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可爱,那么美好。
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
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
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
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
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
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
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
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这种吃法,我
没吃过。但对“随采随食方佳”,倒是同意。
?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
心老去,不洗,立即倒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
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
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
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
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
是事实。
?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
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
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
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
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岂能让蚕
豆占尽了?
10.阅读文章第④—?段,作者记叙了与蚕豆相关的哪几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
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
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
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
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以“蚕豆”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 A.溺 niào。B.差 chāi。C.舍 shě。
2.答案 B A.弛→驰。 C.圆→元。 D.潦→燎。
3.答案 D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4.答案 C “避免……不再发生”否定不当。
5.答案 C 这个句子表达了两层意思:“挂红灯”的用意,“松柏枝叶的点缀”
的用意。因此句中“有着行好的意思”后面的逗号应为分号。
6.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最
后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
二、填空题
7.答案 (1)散文 记一辆纺车 (2)辛弃疾 霍去病 裴度
解析 (1)关于吴伯箫的文学常识,知道其散文家的身份和代表作即可。
(2)“挑灯看剑”语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由“霍”
和“西汉名将”可知“霍骠姚”指的是霍去病;裴度是唐代大臣,曾受命督师进
讨淮西叛军。
三、阅读理解
8.答案 先说小孩子喜欢火的天性,所叙甚远,似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
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解析 解答此题,应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句中关键性短语“爱光明”
“喜欢火”“喜欢亮光”,表明小孩子以及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课文由“火”
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火”是伏笔,为后文写“灯
笼”做铺垫。
9.答案 一个“沸”字,将静态的繁星动态化,化静为动,突出了繁星多、亮的
情态,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的能力。这类词,一般是动
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解答此类题,可按照以下格式作答:××(动词或
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星空是静态
的,而“沸”是动词,一个“沸”字,化静为动,围绕这一点组织语言即可。
10.答案 ①小伙伴向“我”索要蚕豆。②“我”和弟弟比赛抛蚕豆吃。③中学
时候默默钟情于蚕豆。④立夏时节爱吃蚕豆汤。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大意,找到答题区
域,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文章的④—?段所写的“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还和
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鲜嫩的蚕豆,
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11.答案 “伸进”“摸索”“撮出”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勉强
掏出蚕豆不想和小伙伴分食的过程,写出了“我”童年时期家贫、零食稀有的境
况,表达了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对蚕豆的珍惜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可从动词角度入手赏析。“摸索好一阵子,撮
出几粒蚕豆”说明“我”不想把蚕豆分享给小伙伴,写出“我”童年时期零食非
常稀有。最后结合“我”对蚕豆的喜爱分析表达效果。
12.答案 运用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豆汤色味俱全,抒
发了“我”对蚕豆汤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可从修辞的角度入手赏析句子,一般情况下,有以下答题格式:(1)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
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生动形象
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本题“仿
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是比喻的修辞,“相看两不厌”是引用。从视觉、味觉
的角度,突出了蚕豆汤的色味俱全,抒发了“我”对蚕豆汤的无比喜爱之情。
13.答案 “蚕豆”是文章的线索,以“蚕豆”为题既表达了对蚕豆的喜爱之情,
又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青春岁月的留恋、怀念,对时光易逝的伤感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题目作用的理解。作者通过写与蚕豆相关的几件事,抒发了对
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对人生易老的遗憾。“蚕豆”是线索,贯
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