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4 14: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京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一课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本节从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本节是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表明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所以在整章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节明确了“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指出什么是适应和适应的意义,然后列举了各种生物适应的实例,以及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三种典型的适应现象,以此说明“适应的普遍性”。而当环境中某些因素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生物的原有某些性状就变为不适应了,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这样叙述本节内容:“任何环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生活得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通过上节课《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对于生物的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自然而然地产生“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如果环境改变了,生物能否适应呢?等疑问。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探究的意识。根据我平时对于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生物课堂上等多渠道,获取不少相关知识,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乐于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之间的奇妙关系,但对其中蕴含的更深层的意义了解并不太多,对生物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没有深入的考虑和全面的认识。缺少梳理、分析、概括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适应是生物的性状表现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说明适应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出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并对适应的相对性做出解释。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图文、视频等资料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运用进化的观点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美,增强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识。
2.认同适应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对立统一观点。
3.通过参与、交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关注生物生存的环境,渗透环保意识。
4.初步学会利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我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刻下搜集、查找相关资料,以备课上交流。我也给学生提供,例如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丰富的观察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推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贯穿学生活动,思考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生学习方法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参与学生活动,讨论、汇报、展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课堂上小组交流,以其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快乐,小组活动形式的乐趣。通过讨论、交流、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就交流理解的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小组间的总结交流,构建知识框架,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让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潜移默化渗透在活动体验中。
五、教学媒体:
图片、视频、小组活动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根据故事内容,设计问题,引入本课
学生代表讲故事引入
《煮不死的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教学情境
教学新知:
适应的普遍性
概念:适应
适应的普遍性
概念:适应的
普遍性
适应的相对性
概念: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出示学生小组活动方案:解释活动步骤、要求、注意事项等
(具体步骤见PPT)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适当补充,鼓励、表扬、纠正错误
课件: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适应的概念
课件:视频辅助
三种典型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课件:图片、视频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出示典型例子:
课件:例如毒毛虫
猫头鹰、蝴蝶、雷鸟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视频:达尔文雀的鸟:
鸟喙的变化
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1.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2.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学生分组:六组
2.抽签:环境背景
3.分发生物图片,磁扣
4.组内讨论并粘贴在适合生活的背景图,并讨论、总结适应性特征
5.组间汇报、交流、分享
6.补充、更正
观察、思考、质疑
根据讨论结果以及教师讲解内容,总结归纳
观看、思考
观察、思考、讨论
参与课堂,举典型的例子说明
归纳总结
观察、思考
重点分析:雷鸟羽毛颜色的变化
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讨论、分析、
推断、总结概念
分析、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主动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
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课堂,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推断、归纳总结能力
引出下节内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课件:故事
读故事、思考质疑
故事结尾、前后照应,激发学生对下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总结归纳
结合上节课知识,总结归纳
回忆、思考、总结
课堂检测
出示习题
巩固练习
检测学生理解掌握情况
八、板书设计
生物 适应 环境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