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积累运用(23分)
1.用正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
2.给加点字加拼音。(3分)
憎恶( ) 愧怍( ) 颤( )巍巍
3.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取dì( ) 大tíng( )广众 huáng( )恐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父亲像是在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 他一刻都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的,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切切察察声。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朝花夕拾》是我仰慕已久的一本书,今天终于得到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北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临沂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欧阳修——《卖油翁》——号醉翁
C.杨绛——《老王》——小说???? D.李森祥——《台阶》——小说
7.默写。(5分)
(1)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迪》)
(3)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4)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5)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8.下面句子中的叹词是 ,表示 语气。“啾啾”属于 词。 (3分)
哎呀,你太厉害了!你模仿的啾啾声太逼真了!
二、阅读理解(47分)
阅读古诗,完成9-10题。(5 分)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 。(2分)
阅读古文,完成11-14题。(14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公善射 ( ) 尝射于家圃 ( )
但手熟尔 ( ) 以钱覆其口 (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2分)
14.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甲)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乙)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5.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只是一个愚昧、迷信的下层劳动妇女。
B.元旦辟头的磨难”让“我”很不耐烦。
C.阿长买的《山海经》刻印十分粗拙,但“我”仍然视为珍宝。
D.阿长给“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16.节选文字表明“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由 阿长到 阿长(4分)
17.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请用原文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标题为《阿长与〈山海经〉》,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
门 铃
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 性快活。“您好,先生。”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帕皮开始提建议。“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修理的。”他自豪地说。
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就是这个。”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的。”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 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
“等等,小姑娘。”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好啦,小姑娘,好啦。”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哦,我保证。”小女孩说。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 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这铃铛正好2元47分。”
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
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⑵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3分)
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析⑿和⒁段中,说说帕皮两次“质疑”的具体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25.请细细回味你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经感动我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细节描写;(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答案
积累运用(23分)
1.(3分)略,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2.(3分)wù zuò chàn
3.(3分)缔 庭 惶
4.(3分)D?
5.(3分)D
6.(3分)C
7.(5分)(1)明月来相照(2)谁家玉笛暗飞声(3)正是河豚欲上时(4)凭君传语报平安 (5)杨花榆荚无才思
8.(3分)哎呀,感叹,拟声词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
9.(3分)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10.(2分)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二)
11.(4分)善于、擅长; 曾经; 罢了; 用
12.(4分)
(1) 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人(像他那样善射),肃公也因为这个而自夸。
(2)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13.(2分)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熟能生巧
14.(4分)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
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三)
15.(3分)A
16.(4分)厌烦------感激
17.(2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8.(4分)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说她“有伟大的神力”。表达了对阿长的称颂。
19.(3分)好。一方面设置了悬念,一个不识字的保姆怎么会和《山海经》联系上呢?吸引读者往下看。另一方面,概括出了主要人物和事件。
(四)
20.(2分)帕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最后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
21.(3分)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气的晴朗,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
22.(3分)“一丝不苟”是十分认真的意思,表现了帕皮对铃铛的珍爱和不舍。
23.(2分)(12)段中“质疑”的原因:自己要这么便宜地把门铃卖给小女孩。
(14)段中“质疑”的原因:门铃已经卖出去了,可是现在又听到了铃声。
24.(2分)(1)是全文的线索。(2)是连接帕皮和亲人情感的纽带。
三、作文。
参照中考阅卷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