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电磁波》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 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C. 电荷在磁场中一定要受到磁场力
D. 电流在磁场中一定要受到磁场力
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B. 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
C.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D.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总是与光速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计算出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B. X射线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 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小,所以红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率也比紫光小
D. 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细光束从水中折射人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红光
4.对处于图所示时刻的LC振荡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场能正转变成磁场能
B. 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场能正转变成磁场能
C. 电容器正在放电,磁场能正转变成电场能
D. 电容器正在充电,磁场能正转变成电场能
5.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②γ射线能很容易地绕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 ③在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④微波可用于测量钢板厚度 ⑤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⑥X射线可用于机场检查箱内的物品 ⑦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及很高的能量,工业上利用它检查金属部件内有无砂眼或裂缝 ⑧刑侦上用紫外线拍摄指纹照片,因为紫外线波长短,分辨率高
A. ④⑥⑦⑧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⑤⑦
D. ③④⑦⑧
6.无线电波跟光波的不同在于无线电波( )
A. 不能发生反射
B. 不能通过真空
C. 具有较长的波长
D. 具有较低的速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8.电磁波的频率f,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及它的波长λ之间的关系应是下面几个式子中的( )
A.λ=
B.c=
C.λ=
D.f=cλ
9.在下列电磁波中,有明显热效应的是( )
A. γ射线
B. 可见光
C. 红外线
D. 紫外线
10.关于真空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 无线电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且波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C. 波长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 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产生电场
11.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波是( )
A. X光
B. 可见光
C. 红外线
D. γ射线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单位(N)、电流的单位(A)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a=、c=分别是加速度和电容的定义式
C. 变化的电场总能产生变化的磁场
D.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13.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 红外线也是电磁波
D. 超声波是电磁波
14.电磁波己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小都相同
B. 常用的摇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摇控电视机
C.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当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跟传播来的电磁波频率相等时,电路里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15.下列器物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 )
A. 无线电收音机
B. 磁悬浮列车
C. 电磁起重机
D. 交流发电机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是1 mm至30 km,其频率范围是________.
17.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完善了电磁场理论.
18.在一个振荡频率为f的电路里,如将电容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它的振荡频率变为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已知一广播电台某台的接受频率为4×106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求:
(1)该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少;
(2)若接受者离发射台的距离为3 000 km,电磁波从发射到接受所经历的时间.
20.在LC振荡电路中,如果C=100 pF,要发出波长为30 m的无线电波,应用多大电感的电感线圈?
21.在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
(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运动的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静止的电荷周围不会产生磁场,故A错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则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场;故B正确;若是静止电荷在磁场中或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不受到磁场力,故C错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磁场力,故D错误.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是3×108m/s,而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正确;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红外线短的电磁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但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错误;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紫光的折射率,根据v=知,在玻璃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较大,故C错误;由于红光的频率比紫光的频率小,所以红光的折射率小,根据sinC=,即紫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小,所以最先消失的为紫光,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得到线圈中的电流为逆时针方向(俯视),而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在减小,电容器电荷量在增多,则电场能增加,磁场能转变成电场能,故A、B、C错误,D正确.
5.【答案】A
【解析】γ射线的频率很高,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其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及很高的能量,工业上利用它检查金属部件内有无砂眼或裂缝,电离能力很弱,故①②错误、⑦正确.X射线没有显著的化学作用,不能用于杀菌消毒,但X射线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也可用于机场检查箱内的物品,故③错误、⑥正确.④微波是高频电磁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可以用于测量钢板厚度,故④正确.⑤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故⑤错误.⑧刑侦上用紫外线拍摄指纹照片,因为紫外线波长短,分辨率高.故⑧正确.故正确的是④⑥⑦⑧.
6.【答案】C
【解析】无线电波跟光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畴,能够发生反射,也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无线电波具有较长的波长,而光波的波长则较短,故A、B、D错误,C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错误;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为c,频率为f,根据波速公式c=λf得,波长为λ=,故A正确,B、C、D错误.
9.【答案】C
【解析】γ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可见光具有视觉感应;红外线热效应明显;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
10.【答案】B
【解析】在真空中任意电磁波的速度均相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大小为3×108m/s,和电磁波的频率大小、波长长短、周期长短无关,故A、C错误,B正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说明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根据电磁波谱排列顺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伦琴射线)、γ射线.可见,题中红外线的波长最长.
12.【答案】B
【解析】力的单位(N)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电流的单位(A)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a=、c=分别是加速度和电容的定义式,故B正确;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故C错误;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A是错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等于3×108m/s,所以B是错误的;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C是正确的;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不是电磁波,所以D是错误的.
14.【答案】B
【解析】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小都相同,为3×108m/s,故A符合实际;红外线波长大于紫外线,衍射性能好,故常用的摇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摇控电视机,故B不符合实际;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符合实际;当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跟传播来的电磁波频率相等时,发生电谐振,电路里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故D符合实际;本题选不符合实际的,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无线电收音机接收到空中的电磁波,将其转化为声音信号,故A正确;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电磁起重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故C错误;交流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故D错误.
16.【答案】10 kHz~3×105MHz
【解析】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
波长为1 mm时,频率为:f1==Hz=3×1011Hz=3×105MHz;
波长为30 km时,频率为:f2==Hz=104Hz=10 kHz;
故答案为:10 kHz~3×105MHz.
17.【答案】奥斯特 安培 法拉第 麦克斯韦 赫兹
【解析】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分子电流假说,提出磁现象的电本质;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磁能生电.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个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答案】f
【解析】根据公式f=,当电容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振荡频率变为f.
19.【答案】(1)75 m (2)0.01 s
【解析】(1)根据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可得:λ==m=75 m.
(2)根据t=,代入数据,则有:t=s=0.01 s.
20.【答案】2.5 μH
【解析】由公式T=2π和v=,
得L=
式中v=3.0×108m/s,C=100×10-12F,
L=H=2.5 μH
21.【答案】(1)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 (2)旋出一些
【解析】(1)根据公式f=得f1==Hz≈1 034 kHz,f2==Hz≈756 kHz,f3==Hz≈530 kHz.所以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通过减小电容达到增大调谐电路固有频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