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011新课标鲁教版
远离有毒物质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某些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4)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美味可口的食物
远离有毒物质
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二、不吃变质食物
三、远离烟草
四、拒绝毒品
请说说你知道的有毒物质?
除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和部分有机物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还有某些重金属盐
(含汞、镉、铅、铬、锰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及砷化物等。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毒物质的是( )
A 氯化钠 B 硫酸铜
C 硝酸汞 D 硝酸银
A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加热
蛋白质凝固
加醋酸铅
白色沉淀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加硫酸铜
蓝色沉淀
加浓硝酸
变黄
鸡蛋清
白色沉淀
加甲醛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鸡蛋清凝固
出现蓝色沉淀
鸡蛋清变黄色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加热鸡蛋清
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
向鸡蛋清中滴加甲醛
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将物质放在火焰上灼烧,若闻到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有蛋白质
结论:
蛋白质受热或遇重金属盐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
知识拓展
蛋白质分子在受到高温、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十二烷基磺酸钠、酒精、
甲醛等的影响下,
其结构会被破坏,
失去生理活性。
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引起蛋白质变性
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因素两类。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 、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甲醛,酒精等。
我知道
重金属盐是如何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的?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水和不健康食品直接进入人体,也可以被动植物摄入或吸收后通过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
解毒小妙招
请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医院常用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2、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3、长期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对人体有 无危害?为什么?
交流学习
[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紫外线、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有,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生理功能。
变质食物的特征
1、表面长霉菌
2、颜色改变
3、有异味
4、食物超过保质期
不吃变质食物
霉菌毒素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只
有在高温下才能被破坏。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
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
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长期食用会致癌或肝、肾损伤等。
黄曲霉素
远离烟草
香烟的有害物有那些?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如公认的致癌物就超过50种),而其中最为有害的物质包括一氧化碳、苯、甲醛、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等。
1.CO的毒性:
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输氧能力降低,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尼古丁和焦油的危害
尼古丁:剧毒兴奋剂,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刺激交感神经,使人产生依赖。
焦油:可粘附于咽、和支气管内壁,诱发病变;还可在肺泡堆积,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病变。
共同作用降低肌体免疫力,
诱发疾病甚至癌变
正常人肺部
吸烟者肺部
谈谈你对吸烟危害的理解。
四、拒绝毒品
毒瘾
2013年震惊国人的南京市两名幼女饿死案中,发现其父母有吸毒史。其父亲曾因拆迁有两套房还有补偿款,可是在毒品的摧毁下,家里的一件件东西都被变卖。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没有保住。
新闻链接
青少年吸毒情况
据调查,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占吸毒人口的80%左右。
近年来登记在册的
吸毒人数约为90万,
其中35岁以下的青
少年占77%,吸毒
者年龄甚至出现了
六七岁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