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专题三
组句成段
第二篇 专题精讲
1. 【2019·江西4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③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⑤④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段话主要说明盆景、盆植、盆栽、水石的不同。③句首先提出一般人对于盆景的归类过于笼统这一现象,紧接着①②⑤分别阐述了什么是盆植、盆栽和盆景,最后④句介绍了水石。
专题技法突破
2. 【2018·江西4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排列句序的能力。本题几个句子谈论的是“精读”,是议论性的文段。所以④句是发起句,它提出了观点;②句是对④句的具体阐释;①句引用诗句对观点加以论证;接着⑤句从读书的目的角度做进一步分析;③句是得出的结论。据此,句子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答案为C项。
专题技法突破
3. 【2017·江西4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也就是考查考生对句子内部关系的理解能力。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主要意思为“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③句总写窗子的作用,这是第一层。然后第②句概说窗子起到使内外发生交流的作用,第①句诠释第②句,而第⑤句举例说明第①句,②①⑤是第二层;同样,④⑥句再讲“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的交流作用,这是第三层。所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排列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4. 【2016·江西4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B
【解析】根据相关内容可知,文段写的是诗与小说等别类文学的差别,因此可以确定②为首句;再根据选项确定①或⑥为第二句;①句紧承②句,先讲文学作品都可以当作诗来看,接着讲诗与其他文学类别相比的优势,因此可以确定⑥⑤③这三句;最后只剩下④句,其可作为总结句,所以答案为B。
5. 【2015·江西4题】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B
【解析】通读整个语段,可以发现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其中第④句是语段的中心句,应放在段首;同时,该语段应该先论述“谈天”(第⑤句),再论述“说故事”(第③句);第①⑤句进一步解释“说故事”的特点。确定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后,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考情总结】
(1)考查形式: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2分。往往是给出5~6个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考生组成逻辑清楚、语序正确的一段话。
(2)材料文体:所选语段均出自课外,但与考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关。语段多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其中2018、2016、2015年为议论性语段,2014、2017、2019年为说明性语段。
(3)组句数量:除了2016、2017年为6个句子的排列,近10年其他年份均为5个句子的排序。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考情总结】
(4)备考提醒:2015—2019年,江西省中考连续5年均考查了句子排序,可见,江西省中考对句子排序情有独钟。经过科学分析,在2020年中考中,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的变化不会太大,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答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练习。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一、观察比较,确定首句
1.根据选项规律,缩小范围找首句。
排序题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其选项的设置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2019年江西省中考卷的选项:
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③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⑤④
这种排列规律,在排序题中极为常见。观察各个选项后发现,对于首句的序号,四个选项两两相同,因此,作为首句的句子可以从中二选一。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答题的时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2.抓标志性词语,确定首句或者排除肯定不能作首句的选项。
(1)适合作首句的句子
①含时间状语的句子:目前、近年来、当……的时候
②含背景铺垫语的句子:随着……、在……中(之内)、在……的形势下、当……
③含追溯词的句子:至于、从……开始、说到……
④含引用语的句子:(用别人的话引出观点或说明对象)××曾说过……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2)不适合放在开头的句子
①含结语类词语的句子:总而言之、总之、因此、所以——适合放在结尾。
②含暗示性的词语的句子:可是、从来、况且、另一方面、例如、因为、同时、过去、现在、也、又、再,等等。
③含指示代词的句子:这、那、这些、那些,等等。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二、局部排序,分割排除
确定好首句后,就要根据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语意连接。首先将最有可能或必须连在一起的两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并据此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对已经排列好的各组句子进行第二次排列组合。如2015年江西卷中考题。
通读5个句子,锁定中心句④为首句,可以发现①②③句都是在说“故事”;③句中有一个关键词“则”,这说明这句话是对④句中的“差异”作进一步阐述,而且是相对于⑤句而言的,这才有“则”一说,因此⑤③句必定连在一起。可见,当两个句子结构一致或者存在相互搭配的关联词语、内在逻辑关系时,我们就可以基本上确定那两个句子是连在一起的,然后看是否有选项可以据此排除。局部排序的依据有: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1)借助关键词。语段中的某些词语往往是厘清句子含意和先后次序的重要标志词。
①借助关联词语,如: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等。
②借助顺序、层次词,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其他时间词、空间词、逻辑顺序词、发展顺序词等。
③借助代词,如:这、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其中、此、彼。
④借助暗示性词语,如:也、又、再、同时、过去、现在、例如、可见等。
⑤重复出现的词语。
(2)借助语意相关性。若两句话就同一个话题展开阐述,那么它们一般在语意上紧密相连。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三、确定文体,对症下药
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体裁,因为不同体裁的文段,排列思路会有所不同,我们由此便可以根据其文体特征调整答题思路。
(1)议论性语段
①特点: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论述性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一般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
②解题方法: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顺序为提出论点→对论点的分析(分论点或论据)→对论点的总结。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2)说明性语段
①时间排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某一事物,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产品制作方法、动植物生长等。
②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如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加以介绍。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介绍。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3)抒情性、描写性语段
①找关键句。看哪个句子可以作为中心句、首句、末句。
②看句子结构。结构相似的句子往往紧密相连。
③看关键词。如果有方位词、时间词等,要充分利用。
④读透语意。通读各个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排列。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四、通读验证,确定答案
验证是作答此类试题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步,将排列好顺序的句子通读一下,看其前后语句是否连贯,最终确定答案。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针对训练|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来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A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这是一个有关“猪有智慧”的文段。④句首先指出人们对“猪”的错误认识,引出下文,应置于首位。②①句具有明显的衔接关系,“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信息点,强调猪的聪明。⑤句指出猪具有“认知能力”,③句对“认知能力”进行举例论证。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④②①⑤③。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③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②④⑤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C
【解析】作答此题,先把这几个句子通读一遍,找出其中心句,中心句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余几句的衔接关系即可。这几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以及遏止相关危害的方法。按“危害—表现—遏止方法”这一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③⑤②。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朴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此题,先要找到总起句。很显然,全段都围绕“温情”展开,而第④句“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可以作为总起句;第①句“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是下文的引子,故④①句放在前面;⑤②③句中含有“无论是……还是……尤其是……”的句式,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⑤②③。应选B。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则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组句成段的能力。第③句为总起句,总写我国古代建筑的格局特点,然后再分别说明“堂”即②①句和“室”即第⑤句,最后再强调“左尊右卑”的确定时间,即第④句。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京绣对用料十分讲究,在上等的织物上,按照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用绣针穿引彩线,佐以金丝银线,在绣料上刺缀运针,绣出图样。
②而且,有些纹样的制绣只能出现在京绣中,特别是皇帝龙袍上的纹样,如果用错便有篡位夺权之嫌。
③明清时期,京绣大为兴盛,因其多用于宫廷,所以又称为“宫绣”,属于“燕京八绝”之一。
④除京绣之外,民间的刺绣工艺发展也很迅速,形成了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
⑤京绣严格遵循“图必有意,文必吉祥”的宗旨,无论是服饰纹样还是配饰小品,都充分体现端庄典雅、雍容高贵的皇家气派和尊严。
A.①⑤②③④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④⑤② D.③⑤②①④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答题时可采用排除法,首先细读各句,我们可以知道是介绍京绣的说明语段,可以很容易确定③句为首句,可排除A、C两项;按照说明顺序,只有说完京绣才能说别的,故④句为尾句,可排除B项。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诤友难得,交上诤友是一种幸运。
②魏征之于唐太宗,不仅是臣属,也是诤友,魏征多次让太宗在众大臣面前难堪,但太宗终究还是包容魏征,也成就了自己“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③这样看,诤友稀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④所以说,一生中遇不到诤友,是很遗憾的事情;好不容易遇到了,不能善待,致使诤友离你远去,那更是遗憾的事情。
⑤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真有勇于纳谏胸怀的人,实在很少。
⑥事实上,诤友是很容易从你身边消失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慧眼识诤友,更要能大度容诤友。
A.③⑤①④②⑥ B.③⑤①⑥④② C.①⑥②④⑤③ D.⑥①④②③⑤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议论的话题是“诤友难得”。①句提出话题“诤友难得”;⑥句承①句写慧眼识诤友,大度容诤友,才能留住诤友;②句举例论证⑥句的观点;④句承⑥句,阐明“诤友难得”;⑤句进一步阐明“诤友难得”;③句总结,照应首句。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她那楚楚动人的眼睛也如月华一样明洁。
②是思索着宗教、哲学的心与月亮之间的微妙的呼应么?
③黄昏已逝。
④她的思绪悠长。
⑤秋月从塔林空隙徐徐升起。
⑥也许,她心中唱着日本“月亮诗人”明惠写的“和歌”吧!
A.③⑤①⑥④② B.⑤③①④②⑥
C.③④②⑤①⑥ D.④②③⑤①⑥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A
【解析】通读所给的六句话,找出开头句③句,⑤句承③句,引出①句,先写眼睛“如月华一样明洁”,接着⑥④句写她心中的歌唱与思绪,最后②句提出疑问。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