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6口语交际与修辞方法运用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6口语交际与修辞方法运用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4 19: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专题六
口语交际与修辞方法运用
第二篇 专题精讲
1. 【2019·江西5题】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B 
【解析】A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吕蒙对鲁肃轻视自己有些不满,这句话也略带骄傲的语气。不符合谦虚而继续努力的语境,使用错误。B项,“更上一层楼”意思是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切合“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的期望。使用正确。C项,“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在苦闷、彷徨的情况下对自己的鼓励和期望,这句话也不适合引用在此处。D项,“九万里风鹏正举”,词人因为厌恶这个世界,才有了借助“长风”逃离到天上去的愿望。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2. 【2017·江西5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A 
【解析】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是比喻中的暗喻,本体:头上高高耸起的部分(或头顶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喻体:富士山。当然,本句也有夸张成分。C项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方法,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起来,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D项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方法,三个相同句式: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3. 【2014·江西5题】见专题五“中考真题精选”第4题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考情总结】
(1)《考试说明》要求:①口头表达,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②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2)口语交际:2019年第5题首次考查了口语交际,并与句式选用、古诗文句子理解综合在一起。
(3)修辞方法:主要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与运用,均为选择题,分值为2分。2017年第5题要求辨析句子中是否使用了修辞方法、2014年第5题要求选出恰当的比喻句。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一)语言得体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P17“讲述”
温馨提示:先熟悉《教材梳理》分册“教材传统文化梳理”中“敬辞与谦辞”部分的内容,复习效果更好。
【技法总结】
(1)注意对象、场合。口语交际有很强的情境性,答题时要分析具体的情境,理解其要求。另外,说话还要区分不同对话主体,注意对象的身份、年龄、情绪、心理等。比如,作为学生,在询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岁数时,语言便有所不同,问小孩可以直接问“你几岁了”,问中、青年人要说“你(您)多大年纪了”,问老人则要说“您高寿(龄)”。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考点一 口语交际
(2)明确说话意图。说话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准确表达心中的想法,为此,观点一定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理由阐述要充分,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来谈。
(3)语言亲切合宜。无论哪种口语交际试题,首先要有的便是“称呼”。我们要针对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职务等,给予恰当的称呼。同时,说话还要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如“您””请””请允许””能不能””好吗””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打扰您了””麻烦您了”。
(4)留意字数的限制。要坚持“简明”的原则,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字数限制,比如“不超过50字”,答题字数控制在45~50即可。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二)邀请语
【教材链接】七年级上册P35“口头邀请”
【技法总结】
邀请是指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出席会议、参加活动等。
(1)要讲清楚目的(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然后再发出邀请。
(2)注意语气委婉、称呼得当,既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又要让对方欣然地接受。
一般答题格式:称呼+自我介绍+活动要点(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等)+希望受邀对象参加。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三)采访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P13“新闻采访”
【技法总结】
第一,要明确采访的目的或主题,所采访的对象要明确,采访的内容要具体,等等。
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访谈提问的技巧有如下几种: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和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能够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对该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第三,要把握采访提问的四个技巧:
①问得关键:所提问题要直指核心。
②问得自然:提问方式要恰当。
③问得简明:提问语言要简洁明了。
④问得合适: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并适用于访谈对象。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四)发言
【教材链接】八年级下册P113“即席讲话”、九年级上册P107“讨论”
【技法总结】
1.即席发言
(1)注意扣题。即席发言往往事先毫无准备,属于临场发挥,如果被限定了主题,就一定要围绕主题来发言,切忌离题万里。
(2)发言少而精。注意发言不要太长,切忌啰唆,语言要简短精练。
(3)条理清楚。可以运用“首先””其次””最后”等关联词引领自己的发言,以便讲话内容有条理。
(4)调动情感。或表达祝福,或表达感谢,情感要充沛,语言要有激情和鼓动性。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2.讨论发言
(1)直入主题,观点鲜明。讨论过程中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必绕圈子。
(2)有理有据,言之成理。说出自己的理由,使人信服。
(3)尊重他人,谨慎反驳。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不同意他人的意见,要谨慎地反驳,留有余地。
(4)语言简练,切忌啰唆。语言要简短,不要啰里啰唆,以免让人不知所云。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五)复述与转述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P119“复述与转述”
【技法总结】
(1)抓住关键信息。说话人要求你转述的话有哪些要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切勿遗漏。
(2)注意人物关系。注意转变人称,恰当称呼转述对象、说话人等。
(3)进行原话复述。说话人对你说的话,除了必要的人称变换、时间变换,尽量转述原话,切忌随意发挥。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六)劝说
例 【2018·重庆B】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
【思路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即针对王丽连唱三首歌还意犹未尽的情况,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然后结合劝告语的要求,先有称呼,再肯定王丽同学的歌声,最后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并用合理的语言进行委婉表述。
【答案示例】王丽唱得真好,不愧是咱们班的“金嗓子”,大家为她鼓掌。其他哪位同学接着来为我们奉献你的精彩?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技法总结】
1.有针对性。要明确劝说的目的,根据具体的对象和场合决定劝说方式。
2.找切入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让对方认可与接受自己的看法。
3.用语礼貌。尊重对方,态度诚恳,称呼恰当。
4.掌握技巧。恰当地运用劝说技巧,话语具有启发性。
一般答题格式:礼貌称谓+做法肯定之处(据具体情境可略)+做法不好的原因+自己希望。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七)劝慰、鼓励
例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下面的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材料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思路解析】本题要求给古诗文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加油打气,注意该同学有学习的意向,而基础较差,较难入门,据此对该同学进行鼓励,消除同学的顾虑,提升他学习古诗文的信心和兴趣即可。注意要言之有物,这就要联系材料。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示例】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且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言之有理即可)
【技法总结】
1.态度要真诚。对他人的情感充分理解,真诚待人。
2.说话要有针对性。对方因为什么事委屈、伤心,就要针对什么问题进行劝慰、鼓励。
3.话语有感染力。能使其感到温暖和力量。
4.语言简洁。说话简单明了。
一般答题格式:称呼+劝慰、鼓励用语。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针对训练|
1. 【2019·哈尔滨】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D 
【解析】A项,“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的表达过于强硬;B项,“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不符合题干中描述的“我(顾客)只能等半个小时”的情境;C项“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含有威胁的语气。故选D。
2.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小鹏同学化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在市模拟中却意外地没及格。他几天都未展笑脸,作为好友的小明安慰小鹏说:
A.“小鹏,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化学成绩不好,下次就考好了。”
B.“小鹏,化学考不好没关系,其他几科不是都考好了吗?”
C.“小鹏,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别灰心,好吗?一次考试的失误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化学底子一向不错,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小鹏,别伤心了,我陪你去打场篮球散散心吧。”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C 
【解析】 A项,“这次化学成绩不好,下次就考好了”的说法不够真诚,带有敷衍的意味。B项,“化学考不好没关系”的说法明显不当。D项,“别伤心了,我陪你去打场篮球散散心吧”不能有效解决小鹏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初三生活太紧张了,同学想请你去看电影以缓解连日的疲劳,可是,你却一心想学习,无心看电影。这时,你该怎样委婉拒绝他的好意呢?
A.你自己去吧,我可不去。
B.大家都在学习,你想拉我下水吗?
C.我实在不想勉强自己和你一起去看电影。
D.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功课没有做完,今天不能去了,改天我请你。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D 
【解析】 A、C两项直接拒绝,语气生硬;B项含有讽刺意味,不礼貌;D项的表达更得体。
4.小刚因为妈妈每天的叮嘱而心烦,与妈妈顶撞起来。作为小刚的好友,你知道这件事后该怎样劝说他?请选出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 (  )
A.她这是唠叨,你全当没听见,走你的。
B.你妈妈是为你好,做孩子的就应该体谅啊!
C.你妈妈这样做是对你的关爱,你要理解她。
D.你有妈妈在身边叮嘱你,多幸福啊!哪像我,妈妈还不在身边呢!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A 
【解析】判断语言表达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等方面的要求。A项的表达不妥,这样说不仅对小刚的妈妈不尊重,而且没有起到劝导小刚的作用。
5.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示例:李明,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手写家书更能寄托情感,成为连接亲人的纽带,其作用是网络、手机无法比拟的。让我们积极参与活动,好吗?
【解析】劝说的时候要注意语言委婉,有说服力,让他人容易接受。劝说的内容要突出书信的优点,强调书信的作用和其与网络、手机的不同之处。
6.九年级(1)班将开展“走进湿地,善待生命”主题研学活动,班委会决定组织全班同学周日走进丹顶鹤的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小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此次活动。假如你是班长,打算怎样劝说小明参加此次活动?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示例:小明,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这次活动不仅开拓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对我们的学习是有益的。这是班级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好吗?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表达的能力,要求劝说小明参加“走进湿地,善待生命”主题研学活动。本题可以从活动的作用、意义入手,也可结合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着手,针对小明怕影响学习角度进行劝说,同时要求劝说时语言委婉得体,有礼貌。
7.篮球场上,九年级(2)班的主力队员王瑞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为此王瑞非常难过。这时,作为王瑞的同班同学,你会对他说:“?  ”?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0字以内)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示例:王瑞,不要难过了。你受了伤仍然坚持打完比赛,坚持为班级战斗,这种精神已经让我们很受感动。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通读文字,明确语境,同班同学王瑞很难过,原因是他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你要对王瑞进行劝说,首先要有称呼;接着要表达安慰之意;第三要扣住“坚持打完比赛”,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意;最后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来辨识。
1.比喻与拟人的辨识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考点二 修辞方法
拟人 比喻
 着重在“拟”,直接把物当成人来写,融二体为一体,只出现事物,不必补成二体  着重在“喻”,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来比喻,直接出现二体。若未出现二体,可补成二体
 事物与人之间不一定要相似,可相关  本体和喻体间一定要有相似性
 例:星星常常和我亲密地谈话  例:星星好像我的好朋友
2.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借喻 借代
定义  属于比喻的一种,一般本体不出现,直接使用喻体  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区别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相关性是借代的特点。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相关”
相同点  都是用乙代替甲,即都不出现本体,而是用借体说话

3.五种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类别 例句 说明
 表比较而不表比喻  小明长得很像他的妈妈  以小明和他的妈妈作比较,“像”含“相似”之意,二者是相比较的关系
 表猜测而不表比喻  树干像加过人工似的  “像”表示对“树干”的猜测,“仿佛”加过人工似的。去掉“像”后是“树干加过人工似的”,只有本体,没有喻体
 表列举引证而不表比喻  像母亲这样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  “像”表示“例如”之意,句子本身不存在本体和喻体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类别 例句 说明
 表描摹而不表比喻  地上像下了火  “像”表示“似乎”,不表比喻。去掉“像”即“地上下了火”,只有本体
 表感觉想象而不表比喻  (孔乙己的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比喻词“似乎”表示“觉得”之意,不表比喻。这个句子中只有本体“长衫”,无喻体
4.修辞方法辨析题主要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种修辞方法的使用,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一般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即关注句子前后的内容,看哪个句子存在语意上的矛盾,先排除。
(2)修辞方法的具体运用是否恰当。即关注这些句子中哪个使用的修辞方法不符合其用法规律,比如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搭配。
(3)找题干关键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以及表示程度、范围、大小的名词、副词等,看其余句子哪个更符合要求。
(4)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衔接的答题方法,看哪个句子与语境更为符合,然后运用反证法,将该句代入文中,检验效果。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针对训练|
8.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
(2)满天的繁星在树梢头辉耀着;东面的一池水,在微风中把天上的星,皱作一缕缕的银波,反映出一些光辉来。 (   )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排比、反复
比喻、拟人
(3)随着发令枪响,龙舟似离弦之箭,扬帆鼓棹,激起团团雪白浪花。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 (   )
(4)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的感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 (    )
(5)在漫长的等待中,难道就不该仔细想一想将来应该要走的路线吗?难道就不该想一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是否正确吗?难道就不曾后悔自己现在这样可鄙的选择?难道就不为此感到耻辱?浪费了时间的同时,也实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还不知悔改吗? (   )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比喻、对偶
排比
反问、排比
9.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她歌唱。(拟人)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突破
【答案】 D 
【解析】 D项是设问句,自问自答,而反问句的答案自在句中,不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