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 课件 (共6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二首 课件 (共6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4 17: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
第一课时
村居
天上一只鸟,
用线栓得牢,
不怕大风吹,
就怕细雨飘。
猜谜语
谜底:风筝
古时候人们把风筝称为“纸鸢”、“纸鸦”。
放风筝

小朋友们都喜欢放风筝,那么你们知道哪个季节最适合放风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
高鼎走进春天,走到野外去放风筝。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
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

写作背景
村 居
cūn

初读课文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杨柳拂堤: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醉:迷醉,陶醉。

词语解释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生字学习
yīng

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 。

组词:夜莺、黄莺、莺歌燕舞。


轻轻擦过 。
组词:春风拂面、拂过。
zuì

组词:迷醉、陶醉。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组词:河堤、堤岸、堤坝、堤堰。
liǔ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有“垂柳”、“河柳”、“杞柳”等 。
组词: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多音字

sàn(散步)
sǎn(散文)
造句:他一边散步一文背诵朱自清的散文。


课文学习
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小喇叭,一起听朗读,边听边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哪些景色?
看图学诗:
从图片上看到的小草、杨柳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嫩绿的小草、长长的枝条。
理解诗意: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春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看图学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学
风筝
理解诗意: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请大家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同学们欢快地读诗句,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高兴的心情。

指导书写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讠”小而居
中,“寺”第三笔横长。
组词:古诗、诗歌、诗人。
造句:我喜欢背诵古诗。
偏旁识记:“诗”的意思和语言有关,所以是“讠”字旁。
识字小方法

shī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木”撇画舒展,捺变成点,“寸”横稍向右上方倾斜。
组词:村庄、山村、村居、农村。
造句:我的故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山村。

cūn
熟字相加识记:
木+寸=村。
熟字相加识记:立+里=童。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点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卸载竖中线上,最后一横稍长。
组词:儿童、童年、童话、童心。
造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生字巧记:“立”在“里”上坐,“里”在“立”下藏。


tóng
课堂小结
《村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他描写了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象。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

作业
用你的纸和笔画一画春天的美景。
第二课时
咏柳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柳树吗?
我们都喜欢柳树,古代有一位诗人也非常喜爱柳树,还专门为柳树赋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咏柳》。

释题
咏 柳
“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是谁要赞美柳树呢?他就是贺知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吧。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
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

写作背景
咏 柳

初读课文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节奏感地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词语解释
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生字学习
yǒnɡ

歌咏、咏叹、咏唱。
tāo

丝绦、宫绦、绦子。
zhuānɡ

化妆、梳妆、浓妆艳抹。
cái

裁剪、裁缝、别出心裁。


jiǎn

雨丝、柳丝、一丝不苟。
剪刀、裁剪。
小喇叭又来了,点一点小喇叭,一起听朗读,边听边想,这首诗是如何描写了柳树的呢?

课文学习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学习第一、二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像什么呢?
碧玉、妆、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天万条丝带。
理解诗意: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学习第三、四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词语理解: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剪裁。

“似”——如同、好像。
这细叶到底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就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这两句诗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细叶到底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交流体会: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会剪出什么?
思考交流:
春风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能裁出柳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作者不仅赞美了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体现了作者对春的无限热爱之情。
交流总结:

诵读全诗
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诗,在阅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妙之处。

指导书写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王、白”笔画紧凑,在竖中线两侧,“王”第三横变提,“石”撇画舒展。
熟字相加识记:
王+白+石=碧。


组词:碧绿、碧玉、碧蓝。
造句:海鸥在碧蓝的大海上空飞翔。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第三笔竖是垂露竖,“女”字笔画舒展。
组词:梳妆、化妆。
造句:小柳树对着平静的湖面梳妆打扮。

zhuāng
熟字换偏旁识记:
“壮”减去“士”加“女”。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录”第三笔横长,竖钩挺立。
组词:绿色、碧绿、翠绿、绿丝绦。
造句:春天的草原就想一块绿色的地毯。
偏旁巧记法:“录”旁有蚕丝(纟)是“绿”。
绿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上部分在竖中线两侧,横长托住上部分。
组词:丝绦、雨丝、蚕丝、丝线。
造句:雨丝细细地、密密地、斜斜地落下来。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两点稍小,“刀”字横长托上盖下,撇舒展。
组词:剪刀、剪裁。
造句: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一样。
熟字相加识记:
前+刀=剪。

jiǎn

板书设计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景美)
(人乐)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板书设计
充满生机
热爱春天

咏 柳
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哪些?

拓展延伸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堂作业
1.根据所学生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寺( ) 组词______
寸( ) 组词______
里( ) 组词______
女( ) 组词______

梳妆



古诗
村庄
儿童
2.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忙趁东风放纸鸢。
· ·
纸鸢:泛指风筝。
急忙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二月春风似剪刀。
·
似:如同,好像。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说说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村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乡村美景的喜爱和对乡村孩子的赞美之情。
《咏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