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宿迁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4 20: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1. [2019·宿迁节选]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解答本题先了解“迁”在古代的意思。古代调动官职叫“迁”,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指的是“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故答案为A。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2. [2019·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答案】C 
【解析】莫泊桑与俄国契诃夫以及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屠格涅夫不在其列。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3. [2019·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并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寄托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C.《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三峡》选自《水经注》,《北冥有鱼》选自《庄子》。这些著作皆非专门的文学创作,但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南岸;“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寒舍”“贵姓”是谦辞,“惠顾”“高见”是敬辞。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项,吴敬梓是清代作家。C项,《曹刿论战》选自《左传》。D项,“贵姓”是敬辞。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4. [2019·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这两句诗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心情。
C.《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中道崩殂”中的“崩”和“殂”一般用来称大臣的死。
D.《雁门太守行》中的“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答案】C 
【解析】C项的“崩”“殂”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5.[2019·扬州]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C.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答案】A 
【解析】A项中“?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不是“于勒”,而是“菲利普夫妇”。
D.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考情总结】
  宿迁近5年中考,只有2019年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其余4年均未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但随着统编版教材的使用和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中传统文化的持续走热,应考复习时应该适当关注此类内容。考察周边地区命题情况,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或与名著结合,或与文言文结合,或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考查,分值2—3分,文学常识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重要文学作家作品,文化常识考查主要涉及文体知识、称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类内容。

中考真题精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本书《教材精华》详细梳理统编版教材重要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详见《教材精华》梳理(二)(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1. [2019·金华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至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黄发垂髫”以头发代指两种年龄的人:“垂髫”指儿童,因为我国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而“黄发”是指老人,因为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
D.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A 
【解析】A 项表述错误,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父母之死称见背;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2. [2019·徐州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儿童。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D 
【解析】“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轻,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3. [2019·黄冈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
A.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 “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D 
【解析】A项中“赏菊花”不是端午节习俗。B项“社稷”的解释有误,应该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C项中《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4. [2019·杭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答案】A 
【解析】B项错误,“普希金”是俄国人。C项错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D项错误,《木兰诗》是乐府古诗,不是律诗。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5. [2019·十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B.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派的词,“江城子”是词牌名, “密州出猎”是题目。
D.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 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专题技法精讲

随堂巩固训练
中考真题精选
【答案】D 
【解析】“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