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下第1单元 《语文园地》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1单元 《语文园地》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4 09:29:33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ɡēnɡ yún sānɡ shù

pò xiǎo qīnɡ tínɡ mà zhɑ

yīnɡ táo bá cǎo xiā shuō

二、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富绕 围饶 烧火 浇水 拂晓 B.蝴蝶 胡水 模糊 葫芦 湖泊
C.承担 城市 诚实 方程 乘客 D.瓢泼 漂亮 漂摇 邮漂 剽悍
三、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期许黄昏早早来临。
B.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飘摇天涯。
C.蝴蝶随便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D.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四、以下划线字与“童孙未解供耕织”的“解”含义相同的是( )
A.医科大学的学生经常做解剖小白鼠的实验。
B.夏天的午后,喝一杯凉凉的酸梅汁,真解渴啊!
C.这道题应该怎么解答?请你把详细的步骤告诉大家好吗?
D.你这种做法真令人不解。
五、以下句子中运用的写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B.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D.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六、课内阅读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①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①寸草:比喻非常微小。②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
1.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歌颂_________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出门在外的人。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为临行儿子缝补衣裳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子女,用________比喻子女的心,用________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七、课外阅读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诗中加点的“着”字应该读( )
A.zhe B.zháo C.zhuó
2.仔细读本诗,你觉得“草满花堤水满溪”中的“满”字应该解释为( )
A.全部 B.里面充满,没有剩余的地方 C.达到容量或时间的限度
3.这是诗人在归途中描绘的一幅田野风光小景图,读后使我们深深感受到_____与____________的和谐,仿佛看到柳树荫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昼夜 耕耘 桑树
破晓 蜻蜓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说
二、C
三、D
四、D
五、D
六、1.伟大母爱 “寸草心” “三春晖”
2.通过对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细节描写,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七、1.B
2.B
3.人 大自然 孩童正在睡觉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第1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
单元
1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交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想象例句描写的情景,并能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的表达特点,再进行仿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赞颂母爱的古诗词名句。
重点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和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进行仿写。
3.积累描写母爱的古诗。
难点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和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进行仿写。
3.积累描写母爱的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记叙的故事中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
出示课题:语文园地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通过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交流平台
朗读“交流平台”平台的内容。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讨论、探究、回答。
A.(1)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2)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有效地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要体会作者蕴含在语句中的态度。A.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B.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C.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结构层次,尤其要联系词语、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
(4)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如读《梅花魂》时,我们可以从描写外祖父语言、神态的句子中体会他眷恋祖国的深情。
B.练一练:说说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祖父的园子》?
这段话,就是把情感寄托在园子里的花朵、鸟儿、昆虫等事物上,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祖父的园子深沉的热爱和怀念。从文段对花、鸟、虫子等具体事物的描写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祖父园子的热爱和怀念。?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月是故乡明》?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是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全班合作学习:
(1)互相朗读“词句段运用”的内容。
(2)交流探讨:A. 说说什么是夸张、排比?B.说说每个句子的句意?
2.讨论、探究、回答。
(1)说说什么是夸张、排比?
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好处: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句子三句或三句以上并列,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好处: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2)说说每个句子的句意?
两个句子分别用夸张、排比的方法写出阳光的亮、刺眼,同时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富有童趣。和用拟人和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3)练一练
说一说,你知道的夸张和排比句子?
夸张句: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排比句: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3.请同学们选择下列任意情形仿照例句说一个句子。
忙 冷 吵 静 快 辣
①今天天气太冷,冷得滴水成冰,冷得小鸟缩成一团,冷得我浑身哆嗦。
②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静得连心跳声都听得见。
③今天妈妈真忙啊!忙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忙得睡觉的时间也没有。
④大街上真吵。吵得人心烦意乱,吵得小鸟喳喳叫,吵得小树没有了精神。
4.课件: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1)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这几组语句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第一组句子将作者在其他地方见过的美妙绝伦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小月亮情有独钟。第二组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故乡的桂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组句子将姑爹的小船和绍兴精致的乌篷船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姑爹的小船让作者难忘,因为它凝聚着父亲对自己的爱。
(2)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对比手法有两种情形:反面对比和反物对比。
(3)选择其中一个例句,照样子写一写。
这个女孩还穿着又小又薄的破衣裳,她旁边的那个漂亮姑娘的脸庞在红棉袄的映衬下越发红润了。
(三)日积月累
1.全班合作学习:
思考:(1)介绍作者。(2)说一说诗歌的意思?(3)鉴赏诗歌。
2.探究、回答。
课件: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介绍作者
孟郊(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隐居嵩山。近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今属江苏)县尉。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著有《孟东野诗集》。
2.写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3.理解词语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心里很担心。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4.朗读诗歌,注意停顿、把握是的节奏。
游 子 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诗意:
母亲手持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孩子在外迟迟不能归来。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报答得了犹如春晖般仁慈的母爱呢?
6.赏析
(1)诗中哪一句写出了儿子的心声?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说子女那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2)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明天,儿子就要远行,担心孩子在外生病、挨饿受冻,害怕儿子久久无法回家的忧愁、害怕的心情。
小结:这是一首关于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描绘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突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7.拓展延伸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清]黄景仁《别老母》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作探究,披文入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通过学习掌握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排比、夸张、对比的手法。
通过诗歌的学习语的学习和积累,增长学生的才干和提高鉴赏力。
课堂练习
(1)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
当每天早晨你一觉醒来,妈妈就为你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早餐时,你不禁想到( )。
当你摔倒哭的满脸泪花时,面对把你搂在怀里,亲切安慰你不哭的妈妈,你真想大声说( )。
2.假如你就是那位即将远行的儿子,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样想?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本次语文园地我们学习了如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巩固了排比、夸张、对比的手法,还从孟郊的《游子吟》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希望同学们能及时巩固所学,并学以致用。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能否报答父母之恩,你会怎样报答呢?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文字写下来。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