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议论文写作训练
zxxk
教学目标
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认识发散思维的类型和特点
培养善于思考、多向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立论能力。
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议论文
—戴着镣铐跳舞
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三要素
论点——作者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逻辑、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等)
立论
立论——提出论点。
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请在控制面板写出你看到了什么?
实例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几个观点。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话题探讨——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 “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使无能者无机可乘。
其它吹竽者:充当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在其中,不予揭露;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团队精神。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
后人有三首诗评价此事:
话题探讨——项羽功过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请问:这三首诗的立论角度有何不同?
李清照——项羽是英雄
王安石——项羽是失败者
杜牧——项羽虽然失败还可以重头再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
1、正向思维
2、反向思维
3、侧向思维
发散思维
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请问这种种植思路有何特点?
这是立体农业、立体林业。利用了植物的不同高度、对阳光、土壤元素的不同要求,这是一种正向/立体思维。
这是侧向思维,把不同领域交叉起来思考问题,从别的领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
战国时期的鲁班从草叶划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19世纪末,法国园艺学家莫尼哀从植物的盘根错节想到水泥加固的例子。
请问:这种思维有什么特点?
这是逆向思维,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司马光砸缸”。
某时装店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价格一落千丈。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请问:这种思维的角度有何特点?
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话题探讨——论千里马
2、伯乐:相马有术
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3、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4、千里马:有日行千里的真本领.
乐于帮助别人
名人应谨言慎行
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其妻擅长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鞋匠问道:“为什么呢?”劝阻者说:“鞋是供人穿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越国去,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想要不处于困境能办得到吗?”
做事应先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成功。
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做什么事都善于要扬长避短,方能有成功的把握。
正因为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子,所以才有市场潜力,应该抓住机会,开拓新的广阔市场,才可以大有作为。
立论的要求
切口要小。立论的切口小,便于展开议论。
针对性强。要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客观问题提出看法,这样的观点有意义。
角度要新。即立论要新颖别致,使人有新鲜感,受到启迪。
论点的要求
正确性。论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和认识规律,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鲜明性。论点要集中、醒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新颖性。论点要尽可能新颖、独特、深刻,言他人之所未言,避免人云亦云。
写作训练
一、提炼中心法
二、抓关键词句法
三、分析情感倾向法
四、追问原因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就事论事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
(2)批评顾校长:①为何不未雨绸缪 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
【参考立意】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术业有专攻
3、要有包容之心,不能求全责备
4、为何不未雨绸缪
5、缺乏责任心
6、一字一世界
二、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该故事原作者是美国人伯罗蒙塞尔。该材料的中心是好心的游客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了自然之道,给海龟带来的是莫大的伤害。由此可以看出该材料的关键词是:好心的游客。
【审题立意】
从好心人的角度: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律,要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
材料涉及三个对象,除“好心的游客”外,还有幼龟和老鹰。
从幼龟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了解情况,由于人为干预、获得错误信息而遭受损失;
从老鹰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未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
据此,还可从“审时度势”“信息与成功”“生存法则”“坚持不懈”等角度切入题意。只要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就是符合题意的。
【审题立意】
三、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指导】
材料中“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直接贬斥了那些“想要为断臂的维纳斯接臂的人”,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审题立意】
应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求。
四、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小姑娘求饶,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突然听到一位老妇的赞许声。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女孩每天清晨来这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发现,女孩拉琴早已不是“锯床腿”了,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树林中那位老妇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竟从未聋过!
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指导】
材料中的小女孩演奏小提琴的技艺之所以不断的进步,是因为老人允许她不断在树林里,在老人身边练习,并且时时赞许小女孩:“谢谢,拉得真不错!”。追问原因,得出是赞美的力量小女孩不断进步的。
【审题立意】
1、赞美的力量
2、赞美如阳光,批评如利剑
希望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面对“材料”就不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把跑题与偏题的噩梦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让我们在考试中把材料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挥笔写就“准(审题准确)、深(立意深刻)、新(新颖脱俗)”的考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