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原核生物》是北京2011课标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的内容,依照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在学习了病毒的知识之后继续向其介绍原核生物。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原核生物与生活实际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种类、体验知识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同时,又是前后内容很好的过渡。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生物界的分类,有了一定知识基础,虽然细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微观世界的物种并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通过之前动植物细胞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细胞结构,与其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得出原核生物名称的由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细菌模型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生物的识别能力,以及概括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细菌的认识,使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细菌对人类有益方面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制作细菌结构模型
智慧课堂学生平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口腔中的细菌》
[引出课题]:细菌是地球上出现最早最原始的生物,此外还有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回答出视频中展示的是细菌及其繁殖过程。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引出原核生物这一课题。
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
细菌是原核生物的代表物种,以细菌为例向大家介绍原核生物
细菌大小:0.3—2.0μm
细菌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提出问题]:
细菌有不同的形状,那么细菌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细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为鞭毛、荚膜
由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称之为原核生物
[提出问题]:同样是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衔接]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区别?
学生通过预习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并分别举例
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细菌模型,小组派代表介绍自模型结构和设计思路。
教师给予评价
学生看大屏幕共同说出细菌的结构
大屏幕展示原核生物的概念并板书
教师补充蓝细菌的结构,同细菌一样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学生分别回答细胞结构的区别,对原核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加深理解
学生认识到细菌只有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到,个体微小。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实验乐趣。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记忆
引出原核生物的定义
学生认同蓝细菌也是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营养方式
[衔接]原核生物如何获取营养呢?
[小结]原核生物的营养方式为寄生或腐生
学生观看大屏幕照片,并分析总结
学生填写概念图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陈述]谈菌色变,人们往往认为细菌都会引起一些疾病,而实际上很多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
[小结]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细菌举例
学生利用PAD上网分别查找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细菌,并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搜集结果
学生观看大屏幕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课堂小结
教师围绕板书梳理本节知识点。
学生共同记忆,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巩固本节知识点,学生能够说出细菌形态结构,概括原核生物特征和营养方式
课堂练习
课堂游戏:找出对人类有利和有害的细菌
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巩固知识点。
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八、板书设计
第13章 第2节 原核生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尝试制作细菌的结构模型,将模型带入课堂,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细菌模型制作思路和各部分结构。在学习原核生物与人类关系这一环节,学生利用PAD上网搜索资料,与同学之间分享。本节课,大部分同学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讨论,课前预习效果较好,能说出细菌结构、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达到教学要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提高学生做题兴趣巩固知识点,我设置了课堂小游戏,学生踊跃参与。整个教学设计较为紧凑,但在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这一环节上还需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