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导学案+知识点(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导学案+知识点(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4 09:22:49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知道辽和西夏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宋与辽、西夏的战和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及认识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兴起:


政权的建立及发展:
建立:
措施:
结果:
党项族
兴起

(2)政权的建立及发展:
建立:
措施:

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临潢府 东京(开封) 兴庆府
二、辽与北宋的战和
1、辽太宗时:
2、宋太祖时:
3、宋太宗时:
4、宋真宗时:
澶渊之盟(发生背景、内容、影响)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三:澶渊(战后几十年内)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干戈。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多角度)?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通过材料概括出宋夏关系的背景、结果、影响。

背景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 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当时关系的背景是:
结果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结果是:
影响
材料三: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 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影响是:
四、如何正确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并立(多角度)?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3、西夏和北宋和谈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4、建立了契丹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元昊???? ??B.赵匡胤??? ? C.松赞干布???????D.耶律阿保机?
5、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
①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 ②创制文字??????
③统一契丹各部??? ? ④订立“澶渊之盟”?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选项不属于党项族首领元昊的治理措施的是(? ? )?
A.发展农牧经济???????????? B.创制西夏文字?
C.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D.与北宋联姻?
7、辽大举进攻北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下,亲征前线抵抗辽军的皇帝是(???)?
A.宋太祖 ?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仁宗?
8、在中国的历史上,“澶渊之盟”使中国北方出现了一段和平的时期,那么这一盟约订立的双方是(? ?)?
A.南唐和辽? ?B.北宋和辽? ? C.北宋和西夏????? D.西夏和辽?
9、辽、宋、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下列对发生的这些战与和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
A.北宋送给西夏“岁币”??????? ??B.北宋对西夏称臣?
C.签订停战协议后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 D.北宋送给辽“岁币”?


二、材料题
材料: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相持,势均力敌,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北宋答应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绢20万匹。
这次战役亲征的皇帝是谁?是哪位大臣劝他亲征的?






(2)宋辽之间的这次议和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如何正确评价这次议和?


















参考答案
1.A 2. B 3.C 4.D 5.A 6.D 7.C 8.B 9.B
二、材料题
【答案】(1)(1)宋真宗。寇准。
(2)“澶渊之盟”
对北宋而言,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订送“岁币”的和议,这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条约的签订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使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从长远看,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2)建国: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易混辨析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共22张PPT)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 史
课题: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北宋的版图也远不如汉唐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寻找答案吧。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知道辽和西夏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新课探究
探究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兴起
②唐末,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政权建立和发展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成果:国力不断增强
辽的发展
2.党项族
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
东方金字塔》
(1)兴起: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政权建立和发展
建立: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
西夏的发展
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临潢府 东京(开封) 兴庆府


探究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宋真宗
1.背景
(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威胁都城开封
(2)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3.影响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三:澶渊(战后几十年内)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干戈。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对北宋: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苟安的结果,“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探究点: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
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队进攻北宋
1.背景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
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结果
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影响
材料三: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
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
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如何正确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并立?
宋与辽、西夏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友好往来,和平交往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
宋与辽、西夏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把它们之间的战争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相提并论。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契丹、党项族与汉族间密切来往,对于奠定祖国辽阔边疆、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进步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契丹兴起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澶渊之盟后,维持和平局面
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府
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随堂训练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A
B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3.西夏和北宋和谈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