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
3.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并联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学具准备
探究电阻串、并联规律中等效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多媒体课件、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欧姆定律
数学表达式
U= IR
复习回顾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
I=I1=I2=…=In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U=U1+U2+…+Un
2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I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总结汇报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市教研室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我校的教情与学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学初,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师集学习、研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为了进一步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我校于第七周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开设教学研讨课,本次活动共开设研讨课24节,涉及三个年级9门学科,听课人次达400多人次。
在课堂教学,各位授课教师都能认真践行这一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每节课都提前印发相关学案给学生,学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从而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的疑难问题。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2)实验电路图:
4 .伏安法测电阻
(3)连线: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______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最小。
(4)调压:接通电源后,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使电压达到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然后再逐渐降低电压.
断开
最大
滑动变阻器滑片
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的规律
实验1:用“伏安法”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电阻串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
定性研究:
理论推导:
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
由于I=I1=I2,所以R=R1+R2.
因为R1、R2是串联的,所以有
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
所以对于R1,则有
所以对于R2,则有
串联电路,则有
将I1、I2、I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
【例1】如图所示,电阻R1为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请求出电路的总电阻.
解:由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
得出U1=U-U2=8V-2V=6V,
=0.5A
R=R1+R2=12Ω+4Ω=16Ω.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A.10Ω,9V B.20Ω,6V
C.20Ω,9V D.10Ω,6V
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故选B。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规律
实验电路图:
电阻并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小.
定性研究:
理论推导:
由于电压相等,故
因为R1、R2是并联的,所以有
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
所以对于R1,则有
所以对于R2,则有
并联电路,则有
【例3】如图所示,是某探究小组测量电阻时所得到的两个定值电阻A和B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象,则A的电阻值为_____Ω;若将A和B并联接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A.
解析:由电阻A的图象知,当I1=1A时,U1=6V,
由电阻B的图象知,当I2=0.6A时,U2=6V,
电阻A和B并联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两端时,总电流
6
4
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5 如图所示,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1)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解:(1)
(2)
I=I1+I2=0.6 A+0.4 A=1 A
(3)
R1一定
1.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三个电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
____;
示数变大
示数变小
____;
____。
R2 ↑→ R ↑→I↓= I1 ↓ = I2
U1 ↓
U2 ↑
U不变
示数变小
随堂演练
2.如图所示,3个阻值均为10Ω的电阻R1、R2、R3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某同学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电阻R2的两端,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据此可知电压U=_____V;若用一只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_____V.
解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段导线,若将电流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R2被短路.
30
10
教学板书
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