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完成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9、宋代经济的发展
主备人
使用日期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识记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成就。
②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③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课标要求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知识链接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问题,学生记忆互查,5分钟):
1.金朝建立的时间?人物?民族?
2、金灭辽及北宋的时间?
3、南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4、宋金和议的内容?影响?
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引课示标(1分钟):
齐读标题,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
2.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第三步:自学指导(一)(阅读P41-42 农业的发展,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问题,限时3分钟)
农业的发展原因以及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PPT播放《耕获图》)
结合下面四个材料,思考南方农业发展速度超过北方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PPT播放《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3.占城稻 (>>>PPT播放《占城稻》图片)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知识扩展: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4.经济作物——茶叶的推广 (>>>PPT播放《茶叶》图片)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经济作物——棉花的推广 (>>>PPT播放《棉花》图片)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自学指导(二)(阅读P42-43手工业的兴盛,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问题,限时3分钟)
1.手工业兴盛的表现?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PPT播放蜀地丝织品和宋皇后服图片)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PPT播放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图片)
3.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PPT播放宋·景德镇影青瓷碗和哥窑冰裂纹碗图片)
(>>>PPT播放宋代瓷器视频以及五大名窑图片)
4.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PPT播放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图片)
知识扩展: 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木造航海货船。复原后这艘宋代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一艘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它具有夹底造型,三重壳板、多根诡杆、隔舱数多等特点。反映出规模巨大,结构坚固、宜于装载、抗风力强、稳定性好,吃水深等适于适于远洋航行的优良造船技术。
自学指导(三)(阅读P44-45商业贸易繁荣,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问题,限时3分钟)
在遥远的11世纪,东方曾经有一个国家,它几乎占有了整个世界的财富,它所爆发的商业革命比西方早500年。这个国家就是宋朝。
——美国纽约时报
1.市镇的发展
(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PPT播放清明上河图局部)
(2)表现:
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②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③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
(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PPT播放宋代海外贸易图)
(2)表现;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PPT播放泉州海运图和市舶司遗址图)
3.纸币的出现
①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作用:由于纸币便于携带,有利于大宗交易的实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PPT播放宋代纸币和铁钱)
第四步:拓展探究(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拓展升华一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第五步:巩固小结(5分钟)
第六步:当堂检测(同桌互判 8分钟)
见导学基础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