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选修3-1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二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选修3-1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二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21: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发生在辛亥革命后 .
奠基阶段中国数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些数学家作出了卓越的数学贡献.
在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数学家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他们高度的民族自强精神﹑卓越的科学创造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无不令后人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二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了解华罗庚的成长经历.
知道华罗庚为中国作出的贡献.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寻找课外材料,解读华罗庚的一生.
华罗庚一生经历坎坷,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 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学习华罗庚的这种精神.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汉族,江苏金坛金城镇人,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坎坷经历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
1926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华罗庚开始他的数学家生涯时,仅有一本《代数》、一本《几何》和一本缺页的《微积分》.
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 .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当时的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 .
1919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1930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
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邀请华罗庚去清华学习.
1933年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他为助教.
2.出类拔萃赴英伦
1935 年华罗庚成为清华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80年,华罗庚在法国南锡大学第一次接受荣誉博士学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受时局所迫,当时的许多大学都迁移至后方.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都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华罗庚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
从1939年到1941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在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下,他还积极参加到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之中 .
1945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选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赴美考察. 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后又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优厚的待遇和高级的职位,于1950年返回祖国,并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第一任院长.
数学所成立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 .
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
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 .
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
华罗庚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1964年初,他给毛主席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熊庆来的知遇之恩,所以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成为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个贫困家庭,1949年,考入厦门大学的数学系.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北京任教.
1957年,陈景润在华罗庚的推荐下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
从1958年到1990年,陈景润一共发表了50余篇论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华罗庚培养了众多数学家.

华罗庚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特别关心.

50年代初,亲自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
高度评价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经历和汗水.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
华罗庚推动了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数学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之父,在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是( )
A.张景中 B.吴文俊
C.华罗庚 D.陈景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