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张PPT。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1)药剂作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2)为什么滤纸条的一端要减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等干了后再画一次?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于烧杯中的层析液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占总量的3/4)2、色素的种类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3、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绿光最少为什么色素会分离?每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扩散得快。二、叶绿体的结构1、形状椭球形或球形2、结构双层膜基粒基质由类囊体组成三、叶绿体的功能3、色素位于:类囊体的薄膜上恩格尔曼的实验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甲、乙、丙、丁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品红色光照,乙添加绿色光照,丙隔品红色滤光片,丁隔绿色滤光片(如图)。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盆植物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分别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C课件14张PPT。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 + H2 O光能叶绿体+ O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CH2O)6CO2+12H2 O光能叶绿体+ 6O2C6H12O6+ 6H2O光合色素可见光C52C3ADP+PiATP2H2OO24[H]多种酶酶(CH2O)CO2光解能固定还原光反应暗反应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光、色素和酶ATP、 [H] 、酶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水的光解
ATP合成CO2的固定
C3的还原四、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H] ↓ ATP↓还原受阻C3 ↑ C5 ↓CO2 ↓固定停止C3 ↓C5 ↑思考一思考二增加减少减少或没有减少或没有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或没有增加增加减少或没有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光照与CO2的变化
对C5、C3、[H]、ATP及葡萄糖的合成量的影响阳生植物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总光合量净光合量氧气的产生量二氧化碳的消耗量有机物的制造量氧气的释放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作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光照强弱
控制光质
控制温度
控制CO2供应
控制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控制H2O供应提高复种指数(轮作)
温室中人工光照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通风透光
在温室中施有机肥,
使用CO2发生器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五、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全色光>红光>蓝紫光,绿光最差适时适量施肥(N.P.K.Mg)合理灌溉保持昼夜温差(白天高,晚上低)六、化能合成作用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除了硝化细菌外,自然界还有铁细菌、硫 细菌属于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物。区别于光合作用中利用光能 1、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测定:
A.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氧化量
B.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D.植物体内水的消耗量 2、如果做一个实验测定藻类植物是否完成光反应,最好是检测其:
A.葡萄糖的形成
B.淀粉的形成
C.氧气的释放
D.CO2的吸收量4.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A.升、降、升 B.降、升、升
C.降、升、降 D.升、降、降3、将培养有水绵的培养皿置于黑暗中,并阻止氧气进入,此时只有厌氧菌生长,当水绵被单色光光束照射时,细菌聚集最多的部位是
A、1,3 B、2,3 C、3,4 D、1,4770nm390nm条件 :场所: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合成: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光能1.光反应阶段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能量转变: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产物:[H]、O2、ATP条件:ATP、 [H] 、酶 (有光无光都行)场所:叶绿体基质中过程CO2的固定:C3的还原: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阶段2C3+[H] (CH2O)+C5酶ATPADP+Pi能量转变: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产物:(CH2O) 、 ADP 、 Pi1.在同一光源下,一株高等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使光合作用产生的O2最多的实验处理是
A.白光照射 B.滤去红光和蓝光 C.滤去紫光 D.滤去黄光和绿光
2.如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密封钟罩内给予充分的光照,以下关于本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NaOH能吸收CO2
B.证明光合作用必需条件是CO2;NaHCO3不能吸收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NaOH能吸收CO2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NaHCO3不能吸收CO2
3.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4.将深海中的藻类移到浅海中,光合作用的效率将明显增强,这是因为
A.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高的蓝紫光 B.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低的蓝紫光
C.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长的红光 D.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短的红光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据此回答5~7题。
5.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6.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7.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8. 用2H标记的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 ( )
A.H2O [H] C6H12O6
B.H2O [H] C5化合物 C.3化合物 C6H12O6
C.H2O [H] C.3化合物 C6H12O6
D.H2O [H] C5化合物 C6H12O6
9.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消耗的物质是
A.[H]和ATP B.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
12.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15.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的水分子含18О,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О。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О的比例为
A.0.20% B.0.44% C.0.64% D.0.88%
19.小麦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组成葡萄糖的碳、氢、氧三种元素分别来自
A.CO2、CO2和H2O B.CO2、H2O和CO2
C.CO2、H2O和H2O D.C5、H2O和CO2
22.如果做一个实验检测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好的检测因素是
A.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B.葡萄糖的生成量 C.淀粉的产生量 D.氧气的释放量
25.某植物体,经10小时光照,测得有300mg的氧产生。请推断10小时内植物体积累葡萄糖的量
A.281.3 mg B.271.3 mg C.153.7 mg D.280.4 mg
32、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 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 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 ,此时光合作用的 阶段受到限制。
(3)乙图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生长的 。出现CD段的原因是 。
(4)请在甲图中绘制50℃,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5)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35.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___________,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充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液中的矿质元素有一定配比,这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温室栽培叶菜类,营养液中应适当增加___________。
1.A 2.A 3.B 4.A 5.C 6.B 7.D 8.A 9.C 12.B 15.A 19.B
34. (1)光照强度、光反应(2)温度的高低、暗反应(3)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4)见下图甲(5)见下图乙
37.(1)补充二氧化碳 (2)适应降低 呼吸作用 (3)促进根系有氧呼吸 (4)①作为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②调节生命活动 (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