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基因分离定律第2课时高茎矮茎P高茎F1高茎矮茎F23 ∶ 1×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配子高茎 矮茎 1 ∶ 1后代 测交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三、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四、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的应用(3) 最终培育出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品种1. 在动植物育种实践的意义 培育隐性性状品种:一旦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 培育显性性状品种:作物育种往往从F2开始,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1) 根据目标选择亲本(2) 从杂种后代中选择,有目的的选育 2. 在医学实践的
应用利用遗传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四、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的应用控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杂合子自交性状分离课堂小结控制表现×含义♂♀×P符号母本子一代自交杂交亲本F1父本写出子代的基因型与性状AA : Aa = 1 : 1AaAA:Aa:aa=1:2:1Aa:aa=1:1aa全显全显显:隐=3:1显:隐=1:1全隐 1、豚鼠的毛色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共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共15只黑毛豚鼠。问甲、乙、丙3只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 甲为 Bb ,乙为BB ,丙为bb。 练习: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6B 3、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钟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师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子一代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 ①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 ②实验结果验证了? ③如果让子一代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几种类型? 课件17张PPT。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会不会相互影响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有何规律呢?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PF1315 108 101 32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9 : 3 : 3 : 1F2中新性状组合的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 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315+101=416108+32=1403
:
1粒形圆粒种子
皱粒种子315+108=423101+32=1333
:
1 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3:1)(3:1)=9:3:3:1 你能否尝试着利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解释9:3:3:1的由来?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PF1黄色圆粒YYRRyyrr配子YRyrYyRr3YRyRYryrYRyRYr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913重组类型:6/16纯合子:4/16配子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二、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配子各有4种: YR、Yr、yR、yr,比例为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二、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三、对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测交YyRrXYyRryR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测交配子测交后代YR yryyrr黄圆1 : 1 : 1 : 1Yr yrYyrr yyRr黄皱绿圆绿皱yyrr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五、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择了理想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易区分,且能稳定遗传。2.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开始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综合研究。 3.详细记载实验结果,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以丰富的想象提出假设,结合实验结果,并巧妙地设计出严谨的测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进行验证)例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Bn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析21222n (3:1)1 (3:1)2 (3:1)n(1:2:1)1(1:2:1)2(1:2:1)n21 22 2n 31323n 例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 )
A.1/4 B.1/8
C.1/16 D.1/9B例1:YyRr与yyRr杂交,其后代中:
(1)yyRr的个体占_____ ;
(2)YyRR的个体占_____ ;
(3)共有_____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例2:AaBbCc与AABBCc杂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
(1)三显性的个体占_____ ;
(2)完全杂合子占_____ ;
(3)共有_____种基因型。 1/41/843:3:1:13/41/812例2: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的男人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a)的女孩(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为_____ ;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 ;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概率为_____;
(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
(5)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3/81/81/81/25/8课件14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YyR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YrRy1234Yry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YyRr1234YRyr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二、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择了理想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易区分,且能稳定遗传。2.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开始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综合研究。 3.详细记载实验结果,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以丰富的想象提出假设,结合实验结果,并巧妙地设计出严谨的测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进行验证)三、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和联系四、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意义: 例1.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 ②④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⑤Bn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析21222n21 22 2n 31323n 例2.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
A. 1/4 B. 1/8
C. 1/16 D. 1/9B例1. YyRr与yyRr杂交,其后代中:
(1)yyRr的个体占_____ ;
(2)YyRR的个体占_____ ;
(3)共有_____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____________ 1/41/843:3:1:1 例2. AaBbCc与AABBCc杂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
(1)三显性的个体占_____ ;
(2)完全杂合子占_____ ;
(3)共有_____种基因型。 3/41/812 例2. 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的男人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a)的女孩(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为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概率为_____;(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5)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3/81/81/8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