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5 15:3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一、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的评价。
二、基础感知。请按课文填写完整下列各题的空格。
(一)新经政策 1、背景: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 加剧。 政策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2、 年春开始实施,其内容:以征收 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 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作用: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4、背景: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5、五年计划: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开始实施。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 。 6、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的经济体制 。 (三)农业体化 7、背景: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 用行政手段解决粮食问题。 8、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实施,其措施是:开展了消灭 ;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9、结果: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的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四)苏联模式 10、确立:1936年,苏联公布了 ,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 的形成。 11、评价: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 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
三、问题导学。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自主学习课本,并思考回答。
1.新经济政策从哪一年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联是怎样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探究学习
1、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千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淡于崩渍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一一《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遗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但是为了维特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时的退却。 一一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探究导学】
(1)面对材料一中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起到 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列宁在政策上做出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二中说的“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不得摘抄材料中的原句)
2、探究点二 苏联的工业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高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エ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式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エ业,没有自己的军事エ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二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エ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雏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的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一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探究导学】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2)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五、拓展提升
1、P49问题思考: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工业强国的?
2、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是什么?各有何影响?
4、请归纳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特点。
一种模式:
两条途径:
三个影响:
四大特点:
六、巩固练习
(1)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于是,苏俄从第二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当时,苏俄的最高领 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谈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只25%。”上述材料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优先发展重工业 (4)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事件是 A.苏联建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通过新宪法 七、作业:书上P51课后活动题。
1.判断以下对课文的理解,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 )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
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
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
2.查阅资料,看一看苏联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九史下第11课学案答案
基础感知:
1、战时共产主义 2、1921 粮食税 劳动力 自由贸易
4、1922 工业国 日益僵化 8、富农运动 监督集体农庄 10、新宪法 苏联模式 11、反法西斯 苏联模式
三、问题导学:
1、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基主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2、1928-1937年,苏联通过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3、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基主要措施是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4、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四、探究学习:
1、探究一答案:(1)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建设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2、探究二答案:(1)苏联是传统的农业国,没有重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就不能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2)“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行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五、拓展提升:
1、P49问题思考: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2、答: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和农业集体化三大措施,在农业经济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3、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
两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三个影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发展。
四大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六、巩固练习
1-4 ABDC
七、作业:
1、P51课后活动1:√×√√
2、P51课后活动2:答:两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由于苏联人民的努力,苏联共建成了6000个大型工矿企业,机械制造、冶金、电力、石油、采矿和运输等部门都有很大发展。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德、英、法,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它的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增加到10%。苏联的国防力量由此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