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选择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PDF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选择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PDF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4 16: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选择题—2019 年中考真题汇编
1.(2019?攀枝花)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抬下颏保持头后仰,使其呼吸道畅通
B.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
C.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快速吹气 2次,每次持续 1秒以上
D.胸外心脏按压与吹气交替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 30:2
2.(2019?天津)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3.(2019?自贡)人体呼吸时,膈顶部会上升或下降,当膈顶部上升时不会发生的是( )
A.肺内气体压力增大 B.肺收缩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4.(2019?莱芜区)在不知不觉中,肺在进行着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 16次。下列有关
人体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偏左下方 B.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D.胸围差反映了整个胸廓的大小变化
5.(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外界空气进入肺的先后顺序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6.(2019?沈阳)小明在测量肺活量时,三次测量值分别为 2500mL,2800mL,3400mL,他的肺活量是
( )
A.2500mL B.2800ml C.3400mL D.2900mL
7.(2019?营口)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B.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构成
C.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喉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8.(2019?仙桃)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呼吸道能温暖、清洁吸入的空气 D.肺与外界通过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
9.(2019?玉林)“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我们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其科学道理是食物容易由咽误
入 ,而引起剧烈咳嗽。( )
A.肺 B.喉 C.食道 D.气管
10.(2019?益阳)“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4月下旬,益阳市举行了“唱响红歌”大合唱
比赛,当队员们吐气唱出动听的歌声时,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胸腔容积逐渐变小 B.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C.空气从外界进入肺部 D.膈顶部上升
11.(2019?内江)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
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 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 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12.(2019?陕西)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13.(2019?赤峰)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 A位置
B.呼气开始的瞬间,膈处于 B位置
C.膈肌舒张,膈从 B到 A,胸腔变小,吸气
D.膈肌收缩,膈从 A到 B,胸腔变大,呼气
14.(2019?昆明)某小组研究人体不同活动的耗氧量,绪果如下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活动 睡 坐 散步 打篮球 踢足球 慢跑
每小时耗氧
量(升)
14 25 60 90 115 120
A.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活动是慢跑
B.散步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使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C.踢足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打篮球消耗的能量一定比慢跑少
15.(2019?绥化)下列选项中,属于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喉 C.肺 D.气管
16.(2019?云南)比较人体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正确的是( )
A.人体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B.人体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D.都需要吸入氧气
17.(2019?云南)下列器官中,组成人体呼吸道的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①③④⑤⑦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⑤⑥
18.(2019?昆明)属于呼吸系统且能产生痰的器官是( )
A.鼻 B.食道 C.气管 D.肺
19.(2019?太原)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包绕在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至少需经过的细胞层数有
(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20.(2019?齐齐哈尔)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气管 B.肺 C.鼻 D.咽
21.(2019?北京)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22.(2019?邵阳)如图图示中,图甲为小刚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他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
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依据图甲可以算出,小刚的呼吸频率为 27次/分
B.从图甲可以推测,小刚正在做剧烈运动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收缩
D.在图乙曲线的 abc段时,膈肌处于图丙的②状态
23.(2019?广东)题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
A.0→t2 B.t1→t2 C.t1→t3 D.t2→t4
24.(2019?郴州)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
A.气体交换 B.清洁 C.温暖 D.湿润
25.(2019?郴州)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A.血管内径大 B.血管分布较浅
C.管壁非常薄 D.管壁弹性大
26.(2019?郴州)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引起吸气和呼气,与肋间肌和膈的运动有关。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入气体 B.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吸入气体
C.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呼出气体 D.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
27.(2019?岳阳)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28.(2019?娄底)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
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解释( )
A.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时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呼吸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29.(2019?聊城)俗话讲“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主原因是( )
A.易伤害舌头 B.影响唾液的分泌
C.不利声带的保护 D.食物易误入气管
30.(2019?聊城)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肉舒张 B.胸廓容积减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膈肌收缩
31.(2019?东营)如图为呼吸时膈肌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时,吸气 B.从甲到乙时,呼气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32.(2019?娄底)能正确反映吸气时膈肌和肺活动情况的是( )
A.膈肌收缩,肺容积缩小 B.膈肌舒张,肺容积扩大
C.膈肌舒张,肺容积缩小 D.膈肌收缩,肺容积扩大
33.(2019?遂宁)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气体进入肺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34.(2019?青岛)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 ac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 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B位置
C.图甲曲线 ce段表示呼气 D.图甲曲线 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A位置
35.(2019?台湾)当人体呼吸系统内气体由肺泡往支气管、气管移动,此时进行呼吸运动的相关构造之
变化,下列何者最合理?( )
A.肺渐变大 B.横膈上升 C.胸腔变大 D.肋骨上举
36.(2019?绵阳)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边吃饭边说笑,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呼吸时,喉口关闭,空气通过食道进入体内
B.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
C.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易引起咳嗽
D.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37.(2019?南通)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38.(2019?临沂)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 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 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39.(2019?锦州)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选择题—2019 年中考真题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
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解答】解: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抬下颏保持头后仰,使其呼吸道畅通,正确;
B、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正确;
C、人工呼吸最有效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在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时,首先要确保呼吸道通畅,救护
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 2次,每次持续
1秒以上,错误;
D、胸外心脏按压与吹气交替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 30:2,正确;
故选:C。
【点评】直接考查人工呼吸的知识,人工呼吸是常见的一种急救措施,需掌握要领。常用于救助溺水、
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分析】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
血液的气体交换。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3.【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
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
胸廓缩小,肺回缩。据此解答。
【解答】解: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
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舒张,顶部上升,
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 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要明确呼吸的原理,知道肺的通气是由于内外气压差造成的。
4.【分析】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
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
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据此
解答。
【解答】解:A、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错误。
B、人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廊的容积就缩小,肺内压随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随之
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错误。
C、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可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正确。
D、胸围差是指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末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
呼气末的胸围长度。胸围差为两个所测长度的差值。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
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因此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
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知识。
5.【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即可。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
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外界空气进入肺的先后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故 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6.【分析】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
【解答】解: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
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
标志。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因此小明
在测量肺活量时,测量了三次,数值分别是:2500mL、2800mL、3400mL,小明同学的肺活量应为 3400
毫升。
故选:C。
【点评】肺活量取最大值,测量胸围差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处理数据取平均
值。要记住,注意不要混淆。
7.【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
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解答即可。
【解答】解:A、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
用,A正确;
B、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B错误: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错误。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直接考查对呼吸系统组成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8.【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
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即可。
【解答】解:A、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A正确;
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C、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
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C正确;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解答】解: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
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
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
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
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
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选:D。
【点评】呼吸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掌握。
10.【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
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发声时,呼出的气体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所以
唱歌的过程就是呼吸运动中的呼气动作。据此解答。
【解答】解:唱歌的过程就是呼吸运动中的呼气动作,空气从肺部到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到
外界的过程。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
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
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
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
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综上所述 ABD 三选项均正确,C、空气
从外界进入肺部,是吸气的过程,而唱歌是呼气的过程,故 C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可正确解答。
11.【分析】(1)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
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
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图甲 AB段表示吸气过程,BC段表示呼气过程,B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3)图乙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是肺动脉,2是肺静脉,a是二氧化碳的扩散,b是氧气的扩散,
c是吸气过程,d是呼气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A、图甲中 BC 段表示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
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
动的呼气运动。A正确。
B、图甲中的 B点是吸气的末端,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B正确。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 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C
错误。
D、图乙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2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所以血液从[1]肺动
脉端流到[2]肺静脉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 氧气含量增加,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
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了呼吸运动原料、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读懂图示含义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2.【分析】(1)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
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
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
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
通过呼吸道进入肺,A错误;
B、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排出肺,B错误;
C、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
入肺泡,完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正确;
D、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
扩散作用离开血液进入肺泡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
13.【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
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
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
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图中,A、B表示膈肌的位置。
【解答】解:A、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 B位置,错误;
B、呼气开始的瞬间,膈处于 B位置,正确;
C、膈肌舒张,膈从 B到 A,胸腔变小,呼气,错误;
D、膈肌收缩,膈从 A到 B,胸腔变大,吸气,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和呼吸的过程以及膈肌位置的变化。
14.【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是在肺内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后的气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
要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
【解答】解:A、由表格可知,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是慢跑,正确;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正确;
C、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踢足球是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正确;
D、打篮球消耗的能量比慢跑多,打篮球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无氧呼吸也产生能量,错误。
故选:D。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5.【分析】此题考查肺的功能。回答此题要理解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
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
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C。
【点评】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要重点掌握。
16.【分析】动植物和人以及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
【解答】解:人和绿色植物的呼吸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基础题,难度偏低,要求考生熟记。
17.【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
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
管,是呼吸的通道。
故选:B。
【点评】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不包括肺。
18.【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解答】解: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能黏附灰尘细菌真菌
等异物,黏液中还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
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同时也属于呼吸系统。
故选:C。
【点评】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痰里含有病毒和细菌,能够传播疾病,所以不要
随地吐痰。
19.【分析】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二是要清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
结构特点: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答】解:如图所示: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
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
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至少要经过两层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故
选:B。
【点评】关键是理解掌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20.【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
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
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
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B。
【点评】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要重点掌握。
21.【分析】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解答】解:AB、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富有弹性,由
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
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内的氧所减少,C错误;
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
气体从肺内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D正确;
故选:C。
【点评】做此题最容易马虎,把呼出气看成吸入气来进行分析。做题一定要仔细,切忌犯此类错误。
22.【分析】呼气和吸气:
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
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
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
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解答】解:A、据图甲可见:小刚在 20秒内呼吸 6次,所以小刚的呼吸频率为 18次/分,A错误;
B、据图甲可见:小刚呼吸深度较浅,呼吸频率较慢,处在平静阶段,B错误;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上升,处在舒张状态,C错误;
D、图乙曲线的 abc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处于图丙的②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
23.【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
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
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
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解答】解:图中 0~t2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上下
径扩大;肋间外肌收缩,胸骨肋骨上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t2→t4 段肺内
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
24.【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
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
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
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故 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考点直接考查对呼吸系统组成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但需重点掌握,题型一般为选择、
填空及解答。
25.【分析】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
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C。
【点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其结构图来记忆。
26.【分析】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
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
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
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
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概括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吸入气体;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故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呼气和吸气过程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和解答题,常结
合呼吸系统图出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7.【分析】呼吸道的功能是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
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
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
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28.【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
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解答
即可。
【解答】解:A、气管和支气管上的腺细胞分泌黏液,使空气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
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使进入
人体的空气清洁。因为痰中含有细菌,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随地吐痰;A正确;
B、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错误;
C、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声带,C错误;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
29.【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
肠、肛门。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解答即可。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肛门。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
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
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
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 D符合
题意。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
30.【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
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解: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
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
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
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吸气,舒张时呼气。
31.【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
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
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
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因此呼吸运动实现了
肺的通气。
【解答】解: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是吸气,A正确;
B、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变大,肋间肌、膈肌均收缩,是吸气过程,B错误;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错误;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
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32.【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机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
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
收缩,胸骨带动肋骨上提,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引起胸廓上下径
增大,导致胸廓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
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
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
运动。可见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导致呼
气。
33.【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
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
【解答】解: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二氧化碳多,错误;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气体进入肺,正确;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正确;
D、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正确;
故选:A。
【点评】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即可,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34.【分析】(1)曲线 bd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表示呼气。
(2)膈肌从 A到 B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 A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 B
状态
【解答】解:A、图甲曲线 bd段表示吸气,错误;
B、图甲曲线 ab段时,是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B位置,正确;
C、图甲曲线 bd段表示吸气,错误;
D、图甲曲线 de段时,是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 B位置,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5.【分析】(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
个过程。
(2)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
→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
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
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当
人体呼吸系统内气体由肺泡往支气管、气管移动,表示呼气,可见 B正确。
故选:B。
【点评】知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理解吸气和呼气过程中呼吸肌的舒缩和胸廓、肺内
气压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36.【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
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解答即可。
【解答】解:A、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当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食物进入食
道,A错误;
B、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B正确;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
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正确;
D、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正确。
故选:A。
【点评】呼吸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掌握。
37.【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 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
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C。
【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38.【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 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
排出;曲线 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解答】解:A、AB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
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
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
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A错误;
B、BC段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
肌收缩,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胸腔容积由小变大,B错误;B、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
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均变
小,B错误;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B,此时肺内气体并没有全部排出体外,C错误;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D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认识呼吸运动的过程,并且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39.【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思考解答。
【解答】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
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
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④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用
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故选:A。
【点评】关键点: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