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 伴性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 伴性遗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2-23 17: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伴性遗传
【典例导悟】
【典例1】(2009·广东高考)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规范解答】选B。此题主要考查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特点。设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用b表示。

【互动探究】若该题干家系中Ⅱ-7为男色盲,则Ⅲ-9的色盲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代的哪些个体?
提示:Ⅰ-2和Ⅰ-3。
【变式训练】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解析】选B。当母亲色盲(XbXb)时,父亲无论何种基因型,他们的儿子一定是色盲(XbY)。A项中,女儿是否是色盲,关键看其母亲是否传给她色盲基因(Xb);C项中,孙子是否色盲,要看其母亲是否传给他色盲基因(Xb),与其祖父母无关;D项中,外孙女要是色盲,要求她的父亲也是色盲,否则,外孙女色觉正常。
【典例2】如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规范解答】选D。此题考查各种遗传病的判定及相关基因型推断。逐个系谱图分析如下:


【互动探究】系谱乙、丁还可能表示哪些遗传方式?
提示:系谱乙还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还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典例3】(2009·山东高考)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21世纪教育网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包括遗传方式判断、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解答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自主解答】(1)对于甲病:Ⅱ-3、Ⅲ-3均患甲病,但是Ⅱ-4无致病基因,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Ⅱ-2的女儿Ⅲ-1不患甲病,得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于乙病:Ⅲ-4患乙病,其双亲Ⅱ-3、Ⅱ-4均正常,且Ⅱ-4无致病基因,推出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2两病兼患,且其母Ⅰ-1正常,推出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1表现正常,但其父Ⅱ-2患乙病,推出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规律方法】两种疾病患病概率的有关计算

①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②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③甲、乙两病同患的概率是m·n;
④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系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是( )

【解析】选A。A图中女患者的父母都正常,则其遗传一定为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
【学业达标训练】
1.人类表现为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
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解析】选A。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主要是因为X、Y染色体上所携带的有些基因不同。
2.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C。②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是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④中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前者是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后者是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与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没有关系。①正反交结果不同和③男女患者比例不同是伴性遗传的特点。
3.(2010·长春高一检测)血友病是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h)。一对夫妇有三个子女,其中男孩、女孩各有一个为血友病患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这对夫妇生有患血友病女孩(XhXh),则丈夫的基因型一定为XhY,又因为三个子女中还有一个正常个体,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HXh。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解析】选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患者若为杂合子(XAXa),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和女儿均有一半的患病率。正常个体不可能携带显性致病基因。
5.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解析】选B。A项中,后代雄性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雌性果蝇全为红眼,因此无法通过眼色判断出性别;B项中,后代白眼果蝇全为雄性,红眼果蝇全为雌性且为杂合子;C项中,杂交后代中雌雄果蝇各有一半是红眼,一半是白眼;D项中,后代雌雄果蝇全部都为白眼。
6.一对夫妻色觉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色盲,则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 )
A.0 B.1/2 C.1/4 D.1/8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夫妻中男性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因妻子的弟弟患色盲,所以妻子的母亲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几率是1/2,当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时,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1/4×1/2=1/8。
7.如图是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_,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
(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
【解析】4和10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XbY。5和6正常,生出色盲儿子10,则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11为女孩,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14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8号,8号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4号,而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1号,7和8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bXb),概率为0。
答案:(1)XbY XbY XBXb或XBXB
(2)1→4→8→14 (3) 0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10·长春高一检测)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
A.伴性遗传
B.常染色体遗传
C.显性遗传
D.隐性遗传
【解析】选C。显性遗传病具有代代遗传的特点,即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患病男孩,此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解析】选C。男性色盲即基因型为XbY,初级精母细胞中X、Y染色体在后期分离,最后分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有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又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答案选C。
3.人类的血友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以下不可能的是( )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C.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解析】选B。理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隔代交叉遗传规律,注意XY性别决定的遗传方式,男性的X只能传给其女儿,儿子体内的X只能来自母亲,不可能来自父亲。血友病遗传与色盲的遗传规律相同,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4.(2010·巢湖高一检测)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
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5.(2010·晋江高一检测)某女孩患有色盲,则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哪些人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 )
A.父亲 B.母亲 C.祖母 D.外祖母
【解析】选D。某女孩患有色盲,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bXb,两个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祖母,来自母亲的色盲基因,既有可能只来自外祖父,也有可能只来自外祖母,即该女孩的外祖母、外祖父、祖父都有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
6.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丙家庭中妻子为白化病患者,丈夫家族中无此病患病史;丁家庭中的丈夫正常,妻子为经转基因技术改造了造血细胞而治愈的血友病女性。从优生角度考虑( )
A.甲家庭最好生育女孩 B.乙家庭最好生育女孩
C.丙家庭最好生育男孩 D.丁家庭最好生育男孩
【解析】选B。甲家庭如果生育女儿,丈夫会把其显性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女儿,因此适于生男孩。乙家庭中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则该女性有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生育男孩,有患病的可能性,因此最好生育女孩,不会患病。丙家庭中丈夫为显性纯合子,无论生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患病。丁家庭中妻子虽然进行了基因治疗,但是并不能改变其性腺内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若生育男孩一定患病,应生育女孩。
7.有关图示4个家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解析】选B、C。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XaY)母(XaXa)患病,子女必患病,故丁不符合色盲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病,则其母亲和女儿必患病,故甲、乙不可能是。由甲图“无中生有”可知一定是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在常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得病概率为1/4,在X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得病概率也是1/4。丙图无法确定是什么染色体上什么遗传病,故也不能确定女儿一定是杂合子,故叙述正确的是B项和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
8.(15分)(思维拓展题)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_______病,而另一种病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Ⅱ8的基因型为______;Ⅱ9的基因型为_______。
(3)Ⅱ8和Ⅱ9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概率为______;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___。
【解析】(1)分析题中遗传系谱图,Ⅱ5和Ⅱ6都正常,Ⅲ11患甲病,可判断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乙病。
(2)Ⅲ11患甲病,Ⅱ6一定为Aa;Ⅰ1患乙病,Ⅱ6一定为XBXb,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7为aa,可判断Ⅰ1和Ⅰ2均为Aa,Ⅱ8为AA或Aa,且Ⅱ8患乙病,为XbY,因此,Ⅱ8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Ⅲ14患乙病,Ⅱ9一定为XBXb,且已知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因此Ⅱ9的基因型为AAXBXb。
(3)由Ⅱ8和Ⅱ9的基因型可以判断Ⅱ8和Ⅱ9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概率为0;Ⅱ8和Ⅱ9的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都不患甲病),因此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不能确定后代是否会患乙病。
(4)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Ⅱ代中Ⅱ8和Ⅱ9,Ⅱ8来源于Ⅰ代中的Ⅰ2,Ⅱ9来源于Ⅰ代中的Ⅰ3,因此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Ⅰ2和Ⅰ3。
答案:(1)乙 常 隐
(2)AaXBXb AAXbY或AaXbY AAXBXb
(3)0 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Ⅰ2和Ⅰ3
[实验·探究]
9.(14分)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是显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了两雌两雄四只小羊,性成熟以后,凡公羊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都表现为无角。
试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绵羊的有角性状是否可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事实推测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为进一步验证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请补充完整。
步骤:让上述有角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观察子代性成熟后表现出来的性状。
结果预测:[21世纪教育网
①若子代性成熟后,全部公羊表现为有角,全部母羊表现为无角,则有角性状为___________遗传。
②若_________,则有角性状为_________遗传。
【解析】若有角性状是伴X染色体遗传,则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所产生的后代中,母羊应都为有角,这与题干不符,故不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或伴Y染色体遗传,可通过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答案:(1)不可能 若有角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交配产生的小羊中,凡公羊都应表现为无角,母羊都应表现为有角,与题干不符21世纪教育网
(2)伴Y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遗传
(3)①伴Y染色体 ②子代性成熟后公羊中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母羊中有无角的和有角的 常染色体
【精品题库】
1. 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解析】选D。女性色盲,XbXb中的Xb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所以其父亲一定是色盲,而且一定会传给儿子。
2.在下列人类系谱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C。此遗传病在连续三代中有明显的连续性,故显性遗传的可能性大。因第一代的女性为患者,儿子中有正常的,即可判断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由于男性患者的女儿均有病,而其儿子均正常,说明此遗传病与性别有关,故C的可能性比B的可能性还要大。
3.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21世纪教育网
②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其父方遗传来的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患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是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呈隔代交叉遗传。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其色盲基因(Xb)可能来自其父方,也可能来自其母方。男性色盲(XbY)的色盲基因(Xb)只能传给女儿,女儿可能是色盲(XbXb),也可能是携带者(XBXb),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XbY),因为女儿的色盲基因(Xb)可以传给外孙,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
4.(2010·三明高一检测)在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中,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概率为(阴影斜线表示患者,其余正常)( )

A.1/2 B.1/3 C.2/3 D.1
【解析】选C。图谱中Ⅱ5与Ⅱ6均患病,生有一正常女儿Ⅲ9,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8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为AA的概率为1/3,Ⅲ7的基因型为aa,则Ⅲ7与Ⅲ8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

5.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各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①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亲必为患者。②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因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③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他遗传病概率非常低。④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极小。
6.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若后代性别比为1 ∶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运用伴性遗传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除要运用伴性遗传的规律外,还要运用试题中提供的一个信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就不存在Xb的雄配子。如果后代全为雄性个体,亲本中雄性个体就是XbY;如果后代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亲本中雄性个体就是XBY。确定了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就可以确定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了。
答案:(1)XBXB×XbY (2)XBXB×XBY
(3)XBXb×XbY (4)XBXb×XBY
7.回答下列问题:
(1)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_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为伴性遗传。
(2)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①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
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解析】(1)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染色体来自于父本,所以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本,并传给下一代的雌性个体;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X染色体遗传,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2)①要使最终获得的雄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Yb),雌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X-),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是XB和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
②要使最终获得的雌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Xb),雄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Y-或X-YB),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应有Xb,由题意另一种配子必须是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