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课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课件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4 15:31:32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
年份
读设问、研考情、找规律、明考向
备考导航
全国
卷Ⅰ
2019
“古镇游”考查留宿少的原因及建设
1.命题规律
(1)常以独特的材料入题,如工业游、徒步游、各种特色游等,材料新颖,独创性强。
(2)每年主题类似:近几年,全国两套或三套试卷考查的主题类似,围绕类似主题,从不同角度考查旅游资源的效益及活动设计;考查某旅游区采取某种措施的意义;考查某旅游区旅游开发的条件等。
2.趋势分析
今后高考将偏重在旅游条件、旅游者、旅游资源三者衔接的问题中寻找命题热点,如从旅游热点变化原因、旅游安全问题、旅游环境影响、旅游市场变化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旅游问题;考查难度不大,但背景信息的解读,需要联系生活实际。
2018
“沟谷游”考查旅游措施的意义
2017
“古村游”考查旅游作用
2016
“民宿游”考查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
全国
卷Ⅱ
2019
“建筑游”考查吸引游客的原因
2018
“山药游”考查旅游资源的效益及旅游活动设计
2017
“古道游”考查旅游活动设计
2016
“民风游”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全国
卷Ⅲ
2019
“活动游”考查旅游价值,并说明艺术作品的特点
2018
“岛屿游”考查旅游开发的条件
2017
“地貌游”考查旅游安全
2016
“民俗游”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高频考点一 旅游资源及其综合评价
[典题领悟]
【典例】 (2016·全国卷Ⅱ,42,10分)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10分)
【解答示范】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答题方向
第二步:一思一析一联,组织答题要点
第1问:“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
第2问:“篁岭晒秋”开发的有利条件
第三步:逻辑成文,条理作答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知能通关]
1.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类型
种类
举例
旅游价值
核心
表现形式
形成过程
自然
旅游
资源
地文景观
云南石林
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景观
具体形式
自然过程
水域风光
杭州西湖
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松
天象与气候景观
黄山云海
人文
旅游
资源
遗址遗迹
北京故宫
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
建筑景观
具体
形式
和精
神文
化形

历史
过程
及人
类活

建筑与设施
苏州园林
旅游商品
景德镇瓷器
人文活动
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征
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
(3)旅游资源的价值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
自然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一些地理事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历史文
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4)旅游景观的欣赏技巧
   项目
欣赏要求    
景观特点
选择欣赏位置
远眺俯视
高大雄伟、面积广
特定位置
地貌的酷似造型
仰视
瀑布景观
俯览、远望
以回环曲线构景的江河,以旷景取胜的湖海
亭、榭、水边小路观赏
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乘船
山水有机结合
把握观赏时机
不同季节
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的差异明显
不同时刻
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
景观出现时间特定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2)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建议。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游览价值
资源
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低);资源质量好(差);游览价值高(低);一定地区内的景点数量多(少)及彼此间距小(大)
集群
资源集群状况优良(较差)
地域组合
景观与相邻地区的独特性程度;旅游景观丰富(单一),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差)
开发条件
社会经济
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近)
市场
本区及其与市场之间交通设施和服务状况较好(差);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不完善)
交通
基础设施
环境承载力
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大(小)
社会条件
政策
政策支持
社会
社会秩序良好
[针对训练]
1.(2019·全国卷Ⅰ,43,10分)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10分)
答案 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2.(2019·全国卷Ⅱ,43,10分)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如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10分)
答案 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高频考点二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
[典题领悟]
【典例】 (2018·全国卷Ⅰ,43,10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10分)
【解答示范】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答题方向
第二步:一思一析一联,组织答题要点
第三步:逻辑成文,条理作答
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
适度减少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聚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知能通关]
1.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
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作用
表现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旅游,能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促进文化交流
现代旅游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消除了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了相互了解
(3)影响区域环境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3.旅游活动设计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①分析影响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向。
②影响出游决策的客观因素:经济收入、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闲暇时间。
(2)收集旅游地信息
(3)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一般选择最有名的,且与居住地环境差异大的旅游地。
4.确保旅游安全
阶段
自我防范工作
旅游前
了解旅游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先规划好旅游线路,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旅游中
出游时:尽可能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防止旅游交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游览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选择合适游览线路和观景位置,避免过于冒险的旅游活动,不擅自离队,注意防火和保护旅游区的环境资源等
其他:注意饮食卫生、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安全
5.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1)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冲击。
(2)环境保护
可通过提高旅游区规划、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旅游监测、加大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力度等措施来加以保护。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训练]
1.(2019·山东部分重点中学4月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休闲农业是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公众提供休闲观光、体验娱乐、度假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然而,由于我国休闲农业的旅游开发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经营管理,致使一些旅游安全事故频发。下图是部分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相关要素的统计图。
指出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分)
解析 根据年龄分布,旅游安全事故中儿童、青年占比高。根据活动类型,游览和娱乐环节中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根据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其他月份安全事故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事故发生的特点,采取对策有建立健全休闲农场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对游客,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做好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预警工作,保障游客活动的安全;提高旅游场所和设施安全度并做好需求管理工作。
答案 特征:旅游安全事故中儿童、青年占比高;游览和娱乐环节中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4~7月,其他月份安全事故数量相对较少。
对策:建立健全休闲农场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做好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预警工作;提高旅游场所和设施安全度并做好需求管理工作。
2.(2019·山东省泰安市3月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川北甘南海拔3 100多米的高原山谷中坐落着一个奇特小镇——郎木寺镇,小镇以一镇跨两省的独特地理位置,深山、古寺、清流的秀美风光,厚重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及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不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近十多年来旅游业在郎木寺镇得到迅速发展。
指出旅游业的发展对郎木寺镇的影响。(10分)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其影响可从社会影响、生态影响和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总体上是有利有弊。从材料“海拔3 000米的高原山谷”,可知当地的传统经济结构以游牧业为主,旅游业的发展将使得经济结构由游牧业为主变以旅游产业为主;促进旅游地的经济收益增加,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家庭收入的提高,提高生产质量;从材料中的“深山、古寺”等可知当地的环境是较为封闭,民族风情很浓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利影响:从材料中可知当地的居民信教群众众多,外来文化的输入对当地居民宗教行为有淡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同时易导致宗教文化习俗的世俗化、商品化,有可能造成当地旅游景观的破坏;旅游者的增多,易导致当地物价上涨;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以及游客的增多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从而破坏旅游区的整体风貌。
答案 有利影响:①经济结构的改变:原有的以游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变为以旅游产业为主;②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促进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④给寺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改善了僧人的生活状况,而且极大地减轻了信教群众的负担。
不利影响:①对当地居民宗教行为的淡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宗教地区的文化元素:宗教建筑、祠殿、居民的行为、服饰、饮食习惯);②旅游业的发展使郎木寺的物价上涨;③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④宗教文化习俗的世俗化、商品化。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综合题(共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
1.(2019·全国卷Ⅲ,42)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右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10分)
答案 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2.(2019·福建漳州5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题。(10分)
摄影,是光和影的视觉艺术。利用倒影进行拍摄,使山、水、民居自然融为一体,让水中的倒影和岸边景物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分析倒影美景的形成条件并说出欣赏方法。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倒影美景的形成需要实物靠近水面,形成倒影,且要求水面平静,大气清洁,透明度高,光线条件理想,以便倒影清晰,便于观察。倒影美景的欣赏,应选择适宜的观赏位置(临水或俯瞰远眺)和观赏时间(光线太强或太暗都不太理想,清晨或傍晚为宜)。
答案 形成条件:实景傍水临湖(河),能形成倒影;水面平静(风力微弱),倒影稳定;水体透明度高,大气洁净,光线条件理想(早晨、傍晚),倒影清晰。
欣赏方法:①选择观赏位置:在临水的岸边;或是在附近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俯瞰或远眺)。②把握观赏时机:在特定的时间欣赏(清晨或傍晚)。③以情观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3.(2019·云南统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题。(10分)
某游客写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地处深山的古村落——芋头古侗寨,据说迄今为止已有64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寨子依山傍水,巍巍山峰,淙淙溪流,杆栏式结构的青瓦木屋,青石板驿道,宁静古朴。再往前走,你会发现一座鼓楼,整体都是木质结构,不费一钉一铆,由16根柱子支撑,临崖而建。鼓楼里三五成群坐着的人们,侃侃而谈,怡然自得。攀谈中,我得知,侗族是一个母系氏族,村村寨寨敬老太。在前面不远处就是祭祀用的萨岁坛和萨玛阶……村落中有几处古井,最特别的是乾隆古井,许多和我一样来旅行的人们都会去尝一口,甘甜的井水,只一口便心旷神怡。笙歌阵阵,侗族阿哥阿妹们的民俗盛宴已经开始了,我要去聆听这座侗寨的声音了。你呢?”
芋头古侗寨被授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旅游业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根据游记和资料,分析芋头古侗寨实施旅游扶贫的条件。
答案 旅游资源丰富,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类型多样;寨内可游览景点多,集群状况较好;可观赏体验独特的侗族民族文化,游览价值高;地处深山,具有原生态环境;有一定知名度;当地政府支持,开发条件好,可实现旅游扶贫。(任答五点即可)
4.(2019·江西六校联考)每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内游火热。读“我国不同地区季节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分别选择什么季节,从海南到青藏高原、从海南到黑龙江,旅途中能看到四季的景观?(4分)
(2)解释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的原因。(6分)
答案 (1)夏季——海南到青藏高原;冬季——海南到黑龙江。
(2)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削弱少),需带防晒用品。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夜间气温较低,需要准备较厚的衣物,在夜间御寒。
5.怒江大峡谷又称“东方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的大峡谷,平均深度2 000米。峡谷两侧雪峰林立,雄奇壮观,森林茂密,湖泊遍布,湖水清澈;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情趣。溜索是大峡谷中最有人文特色的景观。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它以一条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下图示意怒江大峡谷位置。
试列举怒江大峡谷的某种旅游资源,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所具有的旅游价值。(10分)
解析 怒江大峡谷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主要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方面分析,景观的价值包括美学、科研、历史文化、经济价值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主要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景观的主要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或是美学、经济价值等。
答案 怒江大峡谷:地壳运动使岩层相互挤压碰撞,形成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流经横断山脉,流水不断下切,形成山高谷深的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具有重要的地质地貌科研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遍布的湖泊:怒江大峡谷两侧山地海拔高,冰川广布,在高山冰川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众多洼地,积水形成湖泊。清澈幽静的湖泊具有重要的地形水文科研价值、美学观赏价值、经济价值。
溜索:在落后封闭的山区,河流湍急不利于航运,又缺乏建桥技术的情况下,跨越怒江适宜采用原始的溜索方式。溜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居住在怒江大峡谷,因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环境闭塞,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任选一种资源进行分析)
6.(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夏日湖天一色,冬日雾凇奇特,湖岸峭壁高耸、怪石林立、温泉广布。1996年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名录。2016年起,俄罗斯对中国游客实行“跟团免签”政策。随后,中国C公司在贝加尔湖地区投资110亿美元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精品旅游项目。
分析中国C公司投资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原因。
解析 该题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中国C公司投资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原因主要从旅游景观及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及政策、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岸自然景观多样,沿岸地区民俗风情独特,冬、夏季可发展不同的旅游项目;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有国际机场,对外交通便利;俄罗斯的“跟团免签”等政策使贝加尔湖畔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原有基础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
7.(2019·江西八校4月联考)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的丹霞山,位于客家人聚居地仁化县,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动植物科普乐园,也是全国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自从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后,丹霞山的研学旅行便日渐兴起,2017年国庆长假国内20多支团队深入丹霞山研学旅行,在“自然学校”中深度体验丹霞之美。下图示意丹霞山地理位置。
分析丹霞山“研学旅行”日渐兴起的原因。(10分)
解析 “世界自然遗产地”,说明知名度较高;“国家5A级景区”,说明配套设施较完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动植物科普乐园”,说明旅游资源丰富;“国务院印发的《……意见》”,说明国家政策支持。图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说明交通便捷。
答案 有丹霞地貌、客家文化、丰富物种等资源,研学旅行的内容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知名度较高;国家5A级景区,配套设施较完善;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距珠三角较近,中小学研究团队多;国家政策对研学旅行的支持。(任答五点即可)
8.(2019·山东德州二模)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北京市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张家口和延庆将承办所有雪上项目。为保障北京冬奥会赛场间的交通服务,北京将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1)分析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张家口市旅游业的积极影响。(5分)
(2)张家口市旅游业发展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解析 第(1)题,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张家口市旅游业的影响,可以从知名度、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第(2)题,张家口市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要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产生问题的角度回答。
答案 (1)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可以提高张家口市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通达度提高;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地区接待能力提升。
(2)文物古迹、自然旅游景观都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控制游客人数,使游客数量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加大宣传,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