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15: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本课由3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3年半的科学学习,但科学探究的意识还不成熟。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2、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杯、小口瓶、小勺、气球、木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魔术导入创设悬念
?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隔瓶吹气球,(师出示一个小口瓶,瓶内已倒入白醋,瓶口套一个气球,气球里面有小苏打。老师边吹边拨动气球,慢慢的气球鼓起来了。)看,气球鼓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二 、探究新知
(一)、复习观察物质的方法
师:大家都玩过猜谜游戏吧?(出示两杯液体,一杯是热水、一杯是白醋)这里有两杯液体,一杯是热水、一杯是白醋。现在大家来猜一猜哪杯是白醋?哪杯是热水?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仅仅通过看是分辨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分辨呢?
生举手回答。
师:我们在观察某一事物特质的时候,应该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各种方法,这样才可以观察的特别具体,特别深入。老师要特别强调一点,如果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千万不能用闻,尝,摸这些方法去试验!不过今天老师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可以用以上方法来辨别!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物质,一种是固态的小苏打,一种是液态的白醋,它们各自又怎样的特质呢?大家准备怎样来观察这两种物质呢?生踊跃回答。
老师还有一点要求,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多最独特。开始实验。生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好,实验结束,刚才同学们都观察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征,那个同学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一下?生汇报观察结果,师相机出示大屏幕: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白色的细小晶体,粉状
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师: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如果将这两种物质混合,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大胆猜测。
师:“将这两种物质在玻璃杯中混合会有什么变化?”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三)、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师:大家说说怎样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实验中你要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你要注意什么?
生讨论试验方案。(先倒入白醋,后放入适量的小苏打,先放入小苏打,后放入适量的白醋。)
师:出示实验方案要求
小心地将小苏打倒入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马上盖好盖子,细心观察混合后的变化。
用手触摸杯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师强调盖好盖子以后不要随意将其揭开。现在开始实验。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师相机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刚才同学们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最明显的想象是什么?(产生了大量的气体)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老师课前魔术的奥秘了吗?(学生猜测老师补充)
(四)、产生了什么气体?
1.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究竟是什么呢?
2.学生猜测(预测:氮气,氩气....)
3.师:那我们一起实验验证一下吧。
4.出示实验要求:
(1)将燃烧的细木条伸入玻璃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2)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出来)。
(3)实验时,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5.师示范实验,生观察现象并思考这种想象说明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后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6.师:说说你实验看到的现象。
7.生汇报实验结果:火熄灭了。
8.师引导推理:如果产生的气体像氢气球中的气体那样,我们还能检测到它吗?气体没有上升,而是沉在杯子,说明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火在这种气体中会熄灭也就是说它能使火(熄灭)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杯中是什么气体吗?
生回答: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9.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猜测。(预测:氮气,二氧化碳......)
10.师总结提示: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三、拓展延伸
自制灭火器或碳酸饮料。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吗?(生举手回答)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及评价】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中要对各自的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否则,量过多气泡会溢到外面。
2.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了什么气体?可以和第二个实验同时做,这样实验效果会更明显,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的步骤一定要清楚,尤其实验过程的安全一定要提醒学生,因为长木条伸入装有实验产生气体的玻璃杯中,反应会很明显的,要防止烫伤。
4.实验材料可以创新实用,以增强实验效果。
5.用魔术的方法开启这堂课,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紧紧抓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否产生新物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