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单元)节 1课时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设计者 四年级 刘坤垚
课标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必要的同级运算技能。 数学思考: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过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宗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使四则混合运算方法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师: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二、课前检测 师: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通过预习单你学到了什么?3.组内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Ⅰ.问题: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总结: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1.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Ⅱ.合作交流,讨论解疑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小试牛刀 教材第3页做一做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 在算式203+147=350中,203和147叫做( ),350叫做( )。 (2) 在算式200-80=120中,被减数是( ),减数是( ),120是( )。 组内讨论,代表发言,逆时针评价加分 有理有据,先评价后说理,老师指导,给个人加分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生自由讨论并发言。 布置作业。作 业请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第3题。 预习作业: 完成预习单第1页。七、教学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组内自查 组长抽查 提出质疑 深入教材 合作交流 知识迁移老师巡视 小组讨论2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按评价要求给个人或小组加分 抢答加分环节 抢答评价加分环节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