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第单元第2课时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第单元第2课时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4 17:3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单元)节 2课时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设计者 四年级 刘坤垚
课标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必要的同级运算技能。 数学思考: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过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宗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使四则混合运算方法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师: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快速的算出这两个加法的结果吗?二、课前检测 师: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通过预习单你学到了什么?3.组内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Ⅰ.问题: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你能自己解答吗?试着列出不同的算式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有12枝花,每个花瓶插3枝花,需要几个花瓶? 12÷3=4(个)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枝) 想一想: 与第(1)题相比,第(2)、(3)题 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 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总结: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1.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乘、除法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小试牛刀源于教材第7页练习2Ⅱ.合作交流,讨论解疑1.结合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实例自主探究,写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再举例验证你所写的关系是否正确?总结: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余数) ÷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小试牛刀 教材第6页做一做Ⅲ.合作交流,讨论解疑 观察:26+0=26,26-0=26。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 观察:26-26=0,26÷26=1。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观察:26×0=0,0×26=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观察:0÷26=0。注意:0不能作除数。 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0。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算式15+15+15+15,求4个15相加的和,可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已知两个(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除法。已知的(   )叫做被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   )。(3)根据36、25、900这三个数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讨论,代表发言,逆时针评价加分 有理有据,先评价后说理,老师指导,给个人加分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生自由讨论并发言。 布置作业。作 业请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第2题、第3题。 预习作业: 完成预习单第2页。补充作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 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七、教学板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组内自查 组长抽查 提出质疑 深入教材 合作交流 知识迁移老师巡视 小组讨论2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按评价要求给个人或小组加分 抢答加分环节 抢答评价加分环节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