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下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4 17: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化石及地球上的生命史
 01  知识管理
1.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概  念: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遗体、遗物和遗迹__。
化石的分布特点: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__生物种类少__,__结构简单__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__生物种类多__,__结构复杂__而高等。
意  义:化石为__生物进化__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2.始祖鸟化石
化石结构特点: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有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结  论:__鸟类__起源于__古代的爬行类__动物。
3.马的进化
始 祖 马:身高30 cm左右,头骨小,牙齿简单,前脚有四趾,后脚三趾着地。
现 代 马:体型变大,牙齿复杂,前、后脚只有一趾。
原  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__适应__草原奔跑和以粗糙草类为食的特征。
4.化石证明生物进化的趋势
总 趋 势:__由简单到复杂__、__由低等到高等__、__由水生到陆生__。
【知识点拨】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不能太机械记忆,不能单独从某一个方面看,要综合考虑。如不能说水生生物就比陆生生物低等。
5.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的发展历史年代主要包括__太古代__、元古代、古生代、__中生代__和__新生代__等,每代再划分为若干纪。
 02  例题解读
【例1】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解析】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例2】 (云南中考)下图表示几个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最先出现的生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是最早出现的生物类群,甲进化为乙和丙,丙进化为丁和戊,所以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又因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地,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03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生物进化证据
1.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
A.化石 B.形态解剖学
C.胚胎学 D.分子生物学
2.(长沙中考)张杨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C)
A.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B.生物从水生到陆生
C.生物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
3.关于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顺序,不正确的是(D)
A.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B.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在晚近的地层里,可能出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早期的地层里,可能出现高等生物的化石
知识点2 地球的生命史
4.在整个地球的发展史中,下列时期时间最长的是(A)
A.前寒武纪时期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原始的藻类植物 D.古代的爬行动物
6.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和动物类群分别是(C)
A.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
B.蕨类植物和爬行动物
C.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D.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
7.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C)
①裸子植物 ②苔藓植物 ③被子植物 ④藻类 ⑤蕨类植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③①⑤④②
 04  能力提升
8.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的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D)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9.科学家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D)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0.始祖鸟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C)
A.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B.鱼类与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与鸟类
D.鸟类与哺乳类
11.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鱼的胸鳍和腹鳍是由两栖类的四肢演化而来的
B.中生代时期,早期出现的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生脊椎动物
C.古代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
D.新生代时期,最占优势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13.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具有__叶绿体__的[A]原始的__藻类__。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原始的__苔藓植物__和[C]原始的__蕨类植物__,但[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C]进化成原始的__种子植物__,其包括[D]原始的__裸子植物__和[E]原始的__被子植物__。[D]和[E]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__陆地__生活。
第2课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01  知识管理
1.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收  获: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__上帝__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__适应环境__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__环境__的影响和__大自然__的选择。
2.人工选择的启示
过  程:达尔文选择一些尾羽丰满的鸽子,通过杂交选育出尾羽呈__巨大扇形__的鸽子。
启  发: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__自然选择__。
3.生物进化理论
核  心:__自然选择学说__。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__生存竞争__、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结  果:自然选择是通过__生存竞争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
 02  例题解读
【例】 (青岛中考)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解析】 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并不是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
 03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达尔文和人工选择
1.达尔文在一部巨著中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部巨著是(D)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物种起源》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有很多个品种,荷花品种繁多的原因是(C)
A.气候条件有差异的结果
B.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工选择的是(C)
A.杂交水稻
B.西兰花
C.抗药性很强的超级细菌
D.产奶量很高的奶牛
知识点2 自然选择
4.(郴州中考)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B)
A.遗传变异 B.自然选择
C.人工选择 D.过度繁殖
5.生物进化过程中,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B)
A.温度太高
B.某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C.食物匮乏
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
6.(宿迁中考)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B)
A.繁殖后代的需要
B.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经常吃高处叶子的结果
D.变异始终朝着有利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04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进行得十分缓慢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8.(兰州中考)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D)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
B.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C.适者生存
D.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9.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C)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个体
D.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10.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D)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
D.鹿角发达的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11.(呼和浩特中考)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12.狮子捕食斑马,斑马躲避狮子,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最好的解释是(C)
A.向不相同的方向进化
B.发生生存斗争
C.互为自然选择的条件,促进双方进化
D.控制过度繁殖
13.(广东中考)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D)
14.达尔文发现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其原因。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多种可遗传的__变异__是大陆龟进化的__内因__。
(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龟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__生存竞争__是不同岛屿上的龟类进化的__动力__。
(3)不同岛屿的特定环境的__选择__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进化的__方向__。
(4)有利变异通过__遗传__作用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上述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具有显著差异的不同的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