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 同步练习(解析版)
1.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2.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解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3.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
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
4.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 A 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 A 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
8.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9.如图所示,表示物质X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压强变化的关系,X可能是( )
A.NaCl B.CO2 C.Ca(OH)2 D.KNO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11.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2.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3.20 ℃时,某物质在100 g的水中最多溶解了4 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1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溶解20 g食盐,则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0 g
B.60 ℃时,100 gKNO3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 g
C.36 gNaCl溶于100 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NaCl的溶解度为36 g
D.20 ℃时,30 gKNO3需要100 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0 g
15.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g、15 g、10 g、5 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 A、B、C、D 四个烧杯中,_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 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7.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
你的预测 ;
因素② ,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
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 g 。即:在20℃时在100 g水中溶解28.6 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 g,选项C不正确;
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故选D。
2.D
【解析】
A. 由题中信息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20℃时,将2g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 在98g水中2g高锰酸钾不能完全溶解,配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73g+100g)×100%<7.3%;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因溶解度减小,会有结晶现象;选D
3.D
【解析】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水最多溶解40ga,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
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所以t℃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D错误。故选D.
4.D
【解析】
A、根据资料,固体 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溶解度是37.2克,所以25℃时37.2克物质完全溶解,溶液①中的溶质质量为37.2克,再加入4.2g固体 A后,固体 A质量为41.4g,但固体在30℃时溶解度是41.4克,所以25℃时物质不能完全溶解,而60℃时溶解度是55.2克,在60℃时固体 A能完全溶解,所以溶液②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且溶液④中溶质更多,溶质质量分数更大,选项A不正确;
B、溶液③中溶质质量为41.4克,溶液⑤中溶质质量为50.4克,而两溶液中溶质都是100g,因此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选项B不正确;
C、60℃时固体 A的溶解度是55.2g,而溶液④中,溶质质量为50.4克,故溶液④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溶液⑤为饱和溶液,选项C不正确;
D、20℃时溶解度是37.2克,所以25℃时物质完全溶解,溶液①中无固体存在,60℃时溶解度是55.2克,37.2克+9克+4.2克=50.4克,所以③④中溶质完全溶解,降温到50℃时溶解度是50.4克,恰好完全溶解,溶液⑤中也无固体存在,选项D正确。故选D。
5.D
【解析】
试题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
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故B错;
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错;
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
6.C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正确;
B.微观上看,物质溶解时都有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放热)两个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相互混合的微粒间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远动着,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错误;
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因此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溶质、溶剂、温度的影响,所以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正确;
选C。
7.C
【解析】A、温度会影响溶解度,但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所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对于不同的溶质改变温度的方式不一样。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需要降温;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需要升温;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来说,降低温度会使该物质的溶解度更大,即使溶液离饱和越来越远,可知此时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升温;
C、由定义可知: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相对来说少,所以增加溶质的量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故正确;
D、对于溶液来说减少溶剂一般采用蒸发的方式,可以让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操作较为复杂,不是最简便的方法。
8.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关系来解答。
A、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而溢出,故此选项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B、阳光充足水温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由于溶解度变小而冒出并形成小气泡,故此选项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是由于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此选项不能够说明,符合题意;
D、夏季黄昏天气闷热,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水中氧气量变少,鱼银缺氧而浮于水面,故此选项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故选C
9.B
【解析】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而固体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X的溶解度既受温度的影响也受压强的影响,故x是气体。故选B。
10.A
【解析】
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 B、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温度不相同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形成的是溶液,属于溶解现象;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选A。
11.C
【解析】
A、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果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不变,如果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没有变大的可能,故B错误;
C、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C正确;
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D错误。
12.D
【解析】
A.甲溶液在恒温蒸发掉20g水没有蔗糖析出,所以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丙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是饱和溶液,从丁溶液里过滤出了蔗糖固体,丁溶液也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
C.在乙溶液里,溶剂的量比甲溶液中溶剂的量少20g,所以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故C正确;
D.不知道原60℃时蔗糖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也不知道丙溶液里析出多少晶体,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浓度无法比较,故D错误。
13.B
【解析】
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由题意,20℃时,某物质在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了4g,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g,大于1g但小于10g,属于可溶物质。故选B。
14.D
【解析】
A、20℃时,100g水中溶解20食盐,没有指明是否饱和,错误;B、60℃时,100g硝酸钾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指明100g溶剂,错误;C、36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指明温度,错误;D、20℃时,30硝酸钾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正确。故选D。
15.AB D C B 不能
【解析】
(1)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C中的溶质质量比D多,而比C的少,可能是恰好溶解,则可能饱和,D一定不饱和;
(2)因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和B一定是饱和溶液,B中的溶质比C中多一点,则升温B先变为不饱和;
(3)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因A中溶质比B中的多,B中固体刚好溶解时,A中肯定还有固体剩余。
16.(1) <;(2)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 62.5;(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5)降温结晶
【解析】
(1)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 P点的含义: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 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4)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降温时会结晶析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降温时几乎不结晶,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7.(1)温度; 温度升高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搅拌;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搅拌影响因素(2)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温度相同的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解析】
只要能改变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就能改变食盐的溶解速率,据此分析。
【详解】
(1)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且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①控制变量,该实验设计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如搅拌)外,其余变量(如水的体积、食盐的质量、颗粒的大小、放入的时间、温度等)都应始终保持相同;②测量变量,实验设计要说清楚变量如何测量(通过观察食盐全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溶解快慢),这里的食盐用量,要保证能最终完全溶解的用量;在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