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15: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解析版)
1.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4.氢氧化钙俗称( )
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
5.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6.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7.存放下列物品的区域不需要张贴 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汽油 D.纯净水
8.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9.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
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0.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11.工厂储运白磷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A. B. C. D.
1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NaOH
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14.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15.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氮气 ③烧碱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⑥乙醇汽油
(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
(2)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
(3)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16.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每生成100g碳酸钙的质量,反应而吸收的质量为44g,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 B.浓硫酸 吸水,溶液质量增加; C.浓盐酸挥发使溶液的质量减少,但是物理变化;D.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得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增加。选A
2.C
【解析】
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各种碱溶液具有相似的性质。
【详解】
A、Ba(OH)2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石蕊发生反应所致,属于碱的通性;
B、Ba(OH)2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盐酸中的H+反应生成水,属于碱的通性;
C、Ba(OH)2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缘故,与OH-无关,不属于碱的通性;
D、Ba(OH)2溶液能与CO2反应生成水,与溶液中的OH-有关,属于碱的通性。故选C。
3.C
【解析】
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说明加入了食醋而显酸性,故选C。
4.C
【解析】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钙俗称石灰石;选C
5.B
【解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被除掉;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水都不与氧化铁反应。故选B。
6.B
【解析】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B正确;
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故C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D错误.
7.D
【解析】
A、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危险物品;需要张贴,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也就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危险物品;需要张贴,故不符合题意;
C、汽油容易燃烧,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属于危险物品;需要张贴,故不符合题意;
D、纯净水无毒无污染,人可饮用,不属于危险物品;不需要张贴,故符合题意;
8.B
【解析】
石蕊试液在氢氧化溶液中显蓝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显紫色,在过量的盐酸中显红色。
9.A
【解析】
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稀盐酸等不能,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硫酸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盐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稀硫酸也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10.C
【解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C。
11.C
【解析】
A、警示标记是腐蚀品的标志,白磷不是腐蚀品,故A错误;
B、白磷是固体,不是气体,故B错误;
C、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故C正确;
D、白磷不是爆炸品,故D错误。故选C。
12.C
【解析】
酸没有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的性质。故选C.
13.C
【解析】
A、石灰浆抹墙后,其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酚酞试液与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时能够变色,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14.B
【解析】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否则不纯可能爆炸。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故B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C正确。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故D正确。
15.② ⑥ ④ ⑤
【解析】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1)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选②;(2)乙醇汽油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汽车燃料,故选⑥;(3)烧碱和浓硫酸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烧碱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④;(4)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⑤。
16.氧化铁 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产生气泡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解析】
稀盐酸既能和氧化铁反应,也能和金属铁发生反应。
【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是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溶液氯化铁,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一会儿,稀盐酸和金属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